礼乐文化的传承载体,除了社会习俗、礼器文物之外,主要是“三礼”经籍。涉及“三礼”的经籍有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文本真伪、经师家法、传承谱系等。而极为复杂的经学问题,更增添了解经的难度。尤其自清末民初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______________,儒学花果飘零,“______________”。当时救国成燃眉之急,时人为救国危,对礼教大加挞伐,______________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因而倡言实现传统“创造性转化”的诸位知名学者,亦不得不在推行“儒家伦理”的同时,特别声明首先要排除其封建意识形态。可见,礼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思维屏障。于是,对礼学的平心静气的研究,也就难上加难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土崩瓦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以至
B.土崩瓦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以致
C.分崩离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以至
D.分崩离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以致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礼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
B.礼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
C.是否因礼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
D.礼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当代礼学研究仍然无法绕过该思维屏障。
答
18.B【解析】第一组,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这里说的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应用“土崩瓦解”。
第二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根据语境,礼乐文化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之间是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应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三组,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有“一直到”“以及”“甚至”的意思。
19.A【解析】本题文中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思维屏障”应该是“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二是结构混乱,应在“思维屏障”前加“的”。B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C项,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且“礼”和“是否因”语序不当,改后句子无主语;D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