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 、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 的重大战略任务”。 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的主张,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 :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18.(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B.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不可胜数
C.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不可胜数
D.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19.(原创)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
B.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
C.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
D.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20.(改编)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
B.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
C.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D.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答
18.A【解析】第一处: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此处是说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可以开创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的局面,再结合横线后“奋楫争先”,此处应选用成语“百舸争流”。第二处:长治久安:指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政通人和:政治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此处是说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秩序长期安定太平的重大战略任务”,选用成语“长治久安”。第三处: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根据横线后“的判断”可以推断不能选“深谋远虑”,因为“深谋远虑”就包含“判断”的意思,应选用成语“高瞻远瞩”。第四处: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可胜数:尽。数:计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也作“不可胜计”。此处是说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太多了,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应选用成语“不胜枚举”。
19.B或者D都可以【解析】 B“”应该修改为《》.D的最后一个顿号改为逗号。
20.D【解析】句子存在两处问题,首先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应是先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结果;第二是重复赘余,“缺乏”与“不足”重复。再来看选项,A项,语序不当,应是先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结果。B项,语序不当,应是先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结果。“缺乏”与“不足”重复。C项,“缺乏”与“不足”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