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五四时期的新诗并不完全是从传统内部自然生成或裂变出来的,而是在诸多矛盾冲突和磋商对话中建构起来的。其中最重要的意义是意识到语言形式问题与内容的密切关联,在文化符号体系中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性的通道。
早期的“新诗”完成的是现代诗歌言说方式的建构,而不完全是一种诗歌美学的建构。当时的诗人,很多是有旧文学根基的人,所作的白话诗仍然像胡适说的,如同“放大了的小脚”,有明显的旧诗词的影响。反倒是旧文学根基不深的诗人写得较为自然活泼。这主要是因为有旧文学根基的人思想和语言观念是现代的,而写诗与欣赏诗的习惯却还是传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比如胡适的大多数白话诗都是这样,趣味是旧的,构建诗歌情境所使用的意象大多是传统的自然意象,而诗歌形式也大部分是从古典诗词中蜕变而来,因此还很难说体现了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和复杂的情感。胡适的白话诗在追求语言和事理的明白清楚时,有意无意地走了“以文为诗”的偏锋,实际上是借助散文来反抗传统诗歌的体制化,无论从形式特点或诗歌观念方面都利用了中国主流诗歌“大传统”某些方面的资源。
而另一种倾向也与传统有关,这就是刘半农等人对民间谣曲这一“小传统”自然的袭用。民间谣曲在语言上是口语化的,内容上不太受正统道德规范和文人价值规范的约束,因而能给白话诗注入清新活泼的意趣和口语化、现实化的品格。
不过不论是在“大传统”中寻求突破,还是从“小传统”中开拓新路,“白话诗”本质上都还是工具和外在形式的变化,以及题材的时代性迁移,而不是诗歌思维感觉和想象方式的现代转变。这既有白话本身的不成熟,以及运用一种新语言的不熟练问题,更有语言运用的观念和意识问题。
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新诗”与“旧诗”是相对立的,“新诗”之新,必须从外到里,包括语言形式与思想趣味。如果从精神实质看,的确是以郭沫若《女神》为代表的诗歌,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取材、想象方式和美学趣味。闻一多曾经评价:“若讲新诗,郭沫若君底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20世纪底时代的精神。”的确,《女神》中不少诗取材于大都市的情景,题材是现代的、世界性的,构成诗歌的意象也不再是传统诗人热衷的自然意象。更重要的,当然是组织与驱遣这一切的亢奋、激越地拥抱新世界的情感——这不但是传统诗歌中没有的,也是晚清黄遵宪等人的“新派诗”所不具备的。从根本上说,《女神》在新诗上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个中国诗歌中从未有过的“自我”形象,从而为新诗建立了一种以自我抒情为出发点的诗歌话语交流机制。
(取材于王光明《从“白话诗”到“新诗”》)
材料二
以胡适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人并非没有创作美学。只不过他们的这种美学原则推崇的不是浪漫主义,而是写实主义;不是个人主义,而是群体主义。
胡适的整个新诗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写实主义”展开的,他自始至终都是把新诗的内容置放于新诗形式之上;他一再提倡新诗要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情感;为了更好地张显诗歌内容,胡适在艺术手法上一直强调“写实的描画”的功能,用叙事的方式来抒情,即所谓叙情。因此从根本上说,胡适是反浪漫主义的,这一点从他的《尝试集》中也能看出来。
谢冕在谈到初期白话诗人的创作特征时说:“他们一开始就不是把目光投向作为个体的自我内心。而是投向了个人以外的社会群体。”相比于郭沫若的个人主义话语,以胡适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体现的是一种群体主义话语模式,它的价值尺度指向的是“平民的”,即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日常情感。
总之,胡适的《尝试集》与郭沫若的《女神》原本就是两套体现着不同诗学话语体系的诗集,一个以描摹、叙述为宗旨,一个以张扬情感和个性为生命。这说明在1921年之前的五四新诗中,存有写实与浪漫、叙情与抒情两个不同的美学型构。
(取材于姜玉琴《从<尝试集>到<女神>:两个不同的新诗传统》)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传统”支持借用散文的理念以及形式来进行诗歌创作。
B.“小传统”是指借鉴民间谣曲的语言特色来进行诗歌创作。
C.两种“传统”中都包含着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借鉴。
D.两种“传统”导致当时诗人对白话文的运用很难熟练起来。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五四”早期的白话诗,有着传统旧诗词的痕迹。
B.“五四”早期的诗人,对白话文的运用尚不熟练。
C.胡适的白话诗作,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新诗”。
D.郭沫若的《女神》,堪称当时中国“新诗”的代表。
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体现五四 “新诗”中的“新”的一项是(3分)
A.写作群体 B.创作题材 C.想象方式 D.美学趣味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胡适与郭沫若所创作的新诗主要有哪些不同特点?(3分)
整合相关语文知识,完成5~6题。(6分)
5.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阿Q的钱便在这样的歌吟之下,渐渐的输入别个汗流满面的人物的腰间。 , , , , ,第二天,肿着眼睛去工作。
①一直到散场 ②站在后面看 ③他终于只好挤出堆外 ④然后恋恋的回到土谷祠
⑤替别人着急
A.③⑤②①④ B.③②⑤①④ C.②①③⑤④ D.⑤②①③④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为“诗三百”。
B.《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C.《兰亭集序》是为介绍兰亭集会一事而写作的序言,其作者是西晋时期的王羲之。
D.《茶馆》以裕泰茶馆作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旧中国前后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
答
1.(3分)D 2.(3分)C 3.(3分)A
4.(3分)参考答案:
①与传统诗歌的关系不同:胡适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郭沫若表现出全新的语言形式和思想趣味;②美学原则不同:胡适体现为写实主义和群体主义,郭沫若体现为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③艺术手法不同:胡适侧重在描摹叙述中抒情,郭沫若侧重于大胆张扬自我。
评分参考: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若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5.(3分)B 6.(3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