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当首推《论语》。其语醒豁、警策

2022-07-21 15:22超越网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当首推《论语》。其语醒豁、警策,因而很多语句成为格言,激励人进步。在语言修辞上,孔子可谓开山鼻祖,他最早提出“辞达而已矣”的观点。围绕“辞达”论,我们对《论语》的语言特色作一番探究,无疑具有深远的文化传承意义。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主体,体现了儒家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孔子“辞达”论的“直接现实”,自然依附于“仁”,表现“仁”。辞达,先得仁达,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有德者必有言”就是说有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德”是前提,是根本;“言”由“德”生发,就会花繁叶茂,锦簇照人。“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意思是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声调,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这些讲的是“言”与“德”的关系:离开了思想品德的修养,“仁”的修炼,就无以言,难以“辞达”。
“辞达”,即要切合客观实际,孔子视之为语言准则,无论是在平生编述中,还是在日常言语中,都恪守不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记事述史或整理编次,只是阐述,而不创作,凭信历史,注重事实。孔子采用《春秋》为教材,在教授弟子过程中,自然要对史料进行考辨,对全书作整理,舍弃那些不合理的部分,留取其符合事实的记录。此外,古书在传抄过程中,时有文字残缺。在对阙文的处理上,孔子没有为了完整而随意填补,而是明知缺漏而不妄补。存在缺陷固然不好,但比起随意填补,造成影响的程度要轻一些。从“辞达”论出发,在日常言语中,孔子对那种阿谀奉承的“巧言”,既“耻”且恨。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耻”巧言,因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其实深层原因在于“巧言令色,鲜矣仁”。
语言就其本身来说,无所谓好坏,但在应用的时候却优劣分明。能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促进交际任务的完成,达到预期效果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孔子所处的时代,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大至盟约、朝会,小至君子私语,各种场合言谈如若不当,轻则失礼受侮,重则干戈相加。孔子大概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感触颇深,十分注意在不同环境中语言表达的得体。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他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材料或语言手段,使语言运用达到自然、得体、精妙的境地,在实践中丰富了“辞达”论的内涵。在交际应用中,孔子还提倡慎言。“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指出了“慎言”的重要影响。“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是从品德修养来谈“慎言”的意义。“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从“行”难、“言”易的角度来论说“慎言”的道理。孔子倡导“慎言”,警示“得体”,在语言的应用上,必然不尚辞藻华丽,但也力求“言以足志”,达到交际效果就够了。“辞达”论的要义在于简明、得体、通达,绝不意味着言辞贫乏。整部《论语》,是“辞达”论的艺术范本,其中许多形象、隽永、警策之言,实为汉语宝库的颗颗珠玑。
材料二
《左传》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言辞如果没有文采是不会流传久远的。《礼记》也引用孔子类似的话“情欲信,辞欲巧”。而“言有文”“辞欲巧”的重要方法是设喻。
《论语》中的比喻句比喻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喻材独具特色,显示出隽永的意蕴。其中有很多“本体”与“喻体”看似相隔甚远,但表达效果让人拍案叫绝。学者钱钟书判定比喻优劣的标准集中在“本体”“喻体”两者差别的大小。比喻力求新颖、别致,就得扩大两者的差异——差异愈多愈大,对相同点的烘托愈有力度;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加出人意料。鲁国大夫叔孙武叔上朝时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子贡与仲尼相提并论,可谓浅陋至极。对此,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子贡以宫墙高“数仞”,说明孔子之“贤”非一般人所能认识。作为比喻,人之“贤”与宫之“墙”,本体和喻体风马牛不相及,怎可比附?但通过“窥见”、“不见”的对比及想象进行关联,不仅说明了子贡自身“室家之好”显而易见,更表现出夫子“仰之弥高”的形象难以企及。《论语》中比喻的另一特点是“喻体”的取材,均贴近实际,来自生活。例如“君子不器”“割鸡焉用牛刀”,以这些取自日常生活的喻体来比喻那些复杂、抽象、深奥的事理,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至于一些以鄙琐污秽事物为“喻体”的比喻,亦可化腐朽为神奇。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所取“喻体”虽然有伤大雅,却妙趣横生。难怪老舍先生说“比喻是生活知识精巧的联想”。
《论语》中还有一种语言现象——“对偶”式论说的广泛运用。对偶这一语言形式在《论语》中经孔门师徒的锤炼,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性。
首先,对偶的句式,具有均衡美与对称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就字面义来说,“知”与“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品格;二者对举所表达的意思是,君子既要修养出“知者”水一般的“动”,又要修养出“仁者”山一般的“静”。这样的对偶句式与单句相比,具有更和谐的韵律和更强的力度;形式上呈现出更为均衡、对称的美感。我们民族文化中讲对称、求均衡的审美心理,由此可见一斑。其次,对偶的句式,言简意赅。与那些长短不一的散句相比,对偶句由于视觉上的均衡与听觉上的韵律相结合,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工巧相粘附,所以能够更深地嵌入人们的心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既反对“质胜文”的粗鄙,也摒弃“文胜质”的虚浮,要求“文”与“质”相宜,配合得体,作为“君子”,应“文质彬彬”。这样的句子用对称句式,把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偏不倚地表达出来。再次,对偶式论述,对照鲜明且论说严谨。《论语》大量的对偶句,一远一近、一正一反,将事理的不同方面进行全面论说,引发读者向更深广的方面去延伸思考。如“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个对偶句,说过去的事已不可挽回,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一远一近的论述,意在警醒人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追悔之中,鼓励人把握未来,把今后的事做好。可以说,《论语》中的对偶句,不仅可以体现出孔子思想的丰富内涵,还可以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和心理。
《论语》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不亚于世界任何一个思想家、政治家的“语录”。人们在日常言谈或著述中习惯性引用儒家这些警句格言的时候,不仅是在体味、延展其思想的内涵,同时也必然受到其“言有文”“辞欲巧”的语言特色的影响。
(两则材料均取材于张冠湘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与随意填补导致的错误相比,文字残缺带来的问题更严重。
B.“巧言令色,鲜矣仁”实际上是孔子以巧言为耻的深层原因。
C.语言在交际应用中是可以区分出优劣的。
D.孔子注重语言谨慎得体与时代环境有关。
2.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论语》中对偶句的特点的一项是(3分)
A.韵律和谐   B.句式整齐
C.言简意赅   D.内容详实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是孔子将史料补充完整,再度加工创作而成。
B.本体和喻体二者差别大的比喻可能会更新颖、别致。
C.喻体即便是鄙琐污秽之物,只要贴近生活就是好的。
D.“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体现了巧妙的比喻手法。
4.下列对《论语》词句的理解,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说法相符合一项是(3分)
A.“讷于言而敏于行”意在强调说很容易,就不如不说了。
B.“言以足志”意思是远大的理想值得用语言表达出来。
C.“仰之弥高”与宫墙之高的比喻呼应,凸显孔子的贤能。
D.“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指君子不应兼具粗鄙和虚浮。
5.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论语》的语言特色并简述其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6.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6分)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
(1)解释这则语录。
(2)《论语》中的比喻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请简要分析这则语录中比喻的妙处。


1.(3分)A      
2.(3分)D      
3.(3分)B      
4.(3分)C
5.(6分)参考答案:
《论语》的语言特色之一是“辞达”:语言依附于“仁”,表现“仁”;语言切合客观实际;语言根据具体交际环境,既要“得体”,又要“慎言”。
《论语》的语言特色之二是“言有文”“辞欲巧”:善于设喻且比喻巧妙;广泛运用“对偶”且有较高的艺术性。
【评分参考】语言特色1分,体现5分。意思对即可。
6.(6分)参考答案:
(1)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如同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所有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所有人都仰望着他。”
(2)这则语录中本体是君子的过错,喻体是日蚀月蚀,二者差异极大,却有鲜明可见的共性,可谓新颖、别致。以日蚀月蚀为喻,无论是亏蚀而失去光明,还是亏蚀过后恢复明亮,都鲜明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无论是君子的过错,还是改正错误,都人人可见,无法掩饰,警示君子知错能改,仍受人敬仰。
【评分参考】(1)(2)各3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