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花
陈晓卿
①过了元旦,北京一家超市里就有荠菜卖,大塑料袋装着,碧绿碧绿的。每次从旁边经过,都忍不住上前摆弄两下,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功夫料理它,但还是愿意放纵自己假装购买的小冲动。
②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其实再过几天的清明时分,才是吃荠菜最好的时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一片片绿的,一片片黄的,好像无数块巴西国旗。我和两个妹妹,每人拿着一把油漆工刮腻子的那种小铲子,行走在田埂上。这正是挖荠菜的时节:再早的荠菜味道不够明显,而且不多;晚半个月,它又老了,不能再吃。
③小妹跟着纯粹是起哄,顺带做一些户外运动,大妹则是挖荠菜的主力。她跟外公外婆长大的,天生认得荠菜的长相,就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得不服。一面挖,大妹一面讲解。但说实话,荠菜挺难辨别,认荠菜这件事,曾耗费了我好几年的时间。你说边缘是锯齿状吧,也不完全对,说像钥匙的齿牙,它的头又是圆的……当然,荠菜也有好辨认的时候——不过那时已经不能食用了——我指的是开了花的荠菜。荠菜开的花小小的,白色。在一本植物图谱(印象中为汪曾祺先生所绘)中我看到过,确实不打眼。花落结子,荠菜短暂的一生也就结束了。
④每次我们要挖满一篮子荠菜才会回家,我妈接过篮子开始择菜,择完只能剩下大半筐——主要因为我还是带回了诸如苦杩菜、灰灰菜等等一些近似野菜。
⑤荠菜也分两种,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
⑥田埂上的伏地生长,每日光合作用充分,颜色略深,味道浓郁;麦田里的,也就是北京超市里卖的那种,碧绿油嫩,体形也大一些。前者适合做馅儿,后者更宜羹汤。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每一种都能满足我们旺盛的肠胃以及馋猫般的味蕾。
⑦然而我们勤俭的妈,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牺牲口袋里的钱。她身边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这月家里财政紧张”,“今天太晚,卖肉的下班了”,“荠菜烩豆腐你没吃过吧”……我爹则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发明过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把荠菜焯熟,盐去水分,佐以香醋、香油,一道凉拌便上了桌。一家人,居然也吃得山响。
⑧我注意过父亲放香油的动作,香油瓶是医院的盐水瓶改装的,我爹每次会在凉菜里倒入两滴或三滴,收回的时候,他会在瓶口轻轻舔上一下,然后做一个很满足的表情。
⑨不加配搭的凉拌显然不是烹饪荠菜最佳的方法。荠菜的香味很素,很窄,需要用动物油做牵引,它本身的香味才会彰显出来,进而无限放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做荠菜的时候喜欢用它来包饺子、汆肉圆汤的原因。
⑪可能我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吃过素炒荠菜、荠菜清汤以及凉拌荠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食欲,依然让我们甘荠菜若饴,以至于年复一年,我和妹妹们一到清明仍然有到城外挖荠菜的冲动。
⑪后来,我和妹妹离开家乡,最后寄居北京。大概是十年前,大妹家买了房,孤零零的塔楼前面便是大片的麦地。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⑫春在溪头荠菜花。说得好,要体会春天,最好到乡野中去。稼轩词中的上句则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是啊,不能呆在北京这地方,而要去乡下,有蓝天,有野花,没有沙尘,也没有堵车。
⑬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
(选自《至味在人间》,有删改)
10、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3分)
11、梳理思维导图后,小语发现文章没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
12、你会带着哪种语气来朗读下面这句话?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简述理由。(3分)
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A.充满温情 B.满怀豪迈 C.饱含悲伤
我选( )(填序号),
13、请完成下面的书摘卡,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4分)
书摘卡(一) | 书摘卡(二) |
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 | 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 |
示例:“要挟”原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这里指“我”和妹妹们挖来荠菜后,“强迫”父母给我们做美食,写出了“我”和妹妹们对吃肉的渴望。这是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
14、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6分)
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
15、下面两首与荠菜有关的诗,哪一首在内容与情感上与陈晓卿的《荠菜花》更接近?请简要分析。(4分)
荠菜
[宋]许应龙
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我认为《 》更接近,
答
10、(1)十年前在北京/最后寄居北京(2)挖(3)做/烧/烹饪
11、示例1:文章从眼前超市的荠菜写起,引出与荠菜相关的回忆,结尾又回到眼前,这样的写法很自然;文章不按照时间顺序写,避免了平铺直叙,更能吸引读者。
示例2:这样写使文章有波折,避免平铺直叙;通过回忆从眼前回到童年和故乡,便于表达情感。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意对即可。
12、我选A,因为这句话写的是我们一起吃荠菜时的温馨场景。
评分标准:共3分。选择正确得2分,写明理由得1分。意对即可。选B、C不得分。
13.示例:“如获至宝”原指好像得到最珍贵的宝物,这里指“我”把荠菜当作心中最珍贵的宝物,写出了“我”找到大片荠菜时极度喜悦的心情,表达了“我”对荠菜的钟爱。这样的写法,使语言更形象生动。
14、本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次:仅写出“我”急于回老家的心情,思维单一肤浅。(1~2分)
示例1:这句话写出了“我”急于赶回老家的心情。
第二层次:结合文章内容,对“我”急于回老家的原因进行分析,思维相对全面,理解有一定深度。(3~4分)
示例2:结尾写出了“我”急切地想回老家的心情,因为老家有荠菜,有童年的温馨和美好的回忆,这段话表达了“我”对荠菜的喜爱,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第三层次:能理解“我”急于回老家背后的丰富情感,思维全面深入。(5~6分)
示例3:结尾写出了“我”急切地想回老家的心情,因为老家有荠菜,有童年的温馨和美好的回忆;老家有蓝天、野花,有美好的春天,没有城市的沙尘、堵车和喧嚣。这段话表达了“我”对荠菜的喜爱,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纯净美好、闲适诗意生活的向往。
示例4:结尾写出了“我”急切地想回老家的心情,因为老家有荠菜,有童年的温馨和美好的回忆;老家有蓝天、野花,有美好的春天,没有城市的沙尘、堵车和喧嚣。这段话表达了“我”对荠菜的喜爱,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这种急于回家的心情中隐含着作者对城市忙碌、喧嚣生活的厌倦和逃离,对纯净美好、闲适诗意生活的向往。
评分标准:共6分,按层次给分。第三层次中,意思基本同于“示例3”,给5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4”,给6分。意对即可。
15、示例1:我认为《荠菜》更接近。诗中写了“挑”“删”“煮”“作”荠菜的内容,与文中“挖”“择”“做”荠菜的内容接近;诗中“偏向寒门满地生”寄寓着作者对荠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与文中作者对荠菜的情感一致。
评分标准:共4分。仅做出选择不给分。内容2分,情感2分。能正确写出与《荠菜花》相关的内容和情感即可满分。如选《到京师》进行分析,最多得2分。(这首诗中仅有“城雪初消荠菜生”一句点明春天,与《荠菜花》中写挖野菜的时间接近,其余内容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