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下去的书,为什么还要读?“年轻人对《红楼梦》读不下去,与世情小说的特点有关,像《红楼梦》这样典型的世情小说通过家庭兴衰折射社会现实、思考感悟人生,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写很容易流于_______,让人读不下去。”
古代文学研究者李明军给出的只是“年轻人读不下去《红楼梦》”的原因。对于究竟要不要读《红楼梦》,这位学者的立场还是坚定的,“年轻人一定要看《红楼梦》”;“不了解中国文化,就读不懂这部小说;读透了这部小说,也就理解了中国文化。”
因此,(),_______说,往往是那些“读不下去的书”,才是好书。不愿意下功夫的人,无法汲取这本书的精华,更无法读出这本书的_____,而这往往使人________。
就知识的学习而言,这些“读不下去的书”,常常是蕴藏着富矿的宝山。这些“读不下去的书”,大多是经典,它们代表了前人的经验、智慧与学识。只有年轻人阅读这些经典,才能更好地培养稳定的价值观,形成丰厚的知识积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土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鸡毛蒜皮 毋宁 弦外有音 受益终身
B.琐碎平淡 宁愿 弦外有音 受益终生
C.琐碎平淡 毋宁 弦外之音 受益终身
D.鸡毛蒜皮 宁愿 弦外之音 受益终生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好书往往都是未必读得下去的书
B.读得下去的书,未必就不是好书
C.读不下去的书,不一定就是好书
D.读不下去的书,未必就不是好书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年轻人阅读这些经典,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培养丰厚的知识积淀以及稳定的价值观。
B.年轻人只有阅读这些经典,才能更好地形成丰厚的知识积淀,培养稳定的价值观。
C.年轻人只有阅读这些经典,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培养稳定的价值观以及丰厚的知识积淀。
D.只有年轻人阅读这些经典,才能更好地培养稳定的价值观,形成丰厚的知识积淀。
答
17.(3分)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的事情。琐碎平淡:琐碎,细小而繁多。平淡,平常。根据语境,故选“琐碎平淡”。毋宁:不如。与“与其”搭配使用。宁愿:副词,宁可。根据语境,故选“毋宁”。弦外之音:名词,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弦外有音:动词,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根据语境,故选“弦外之音”。受益终身:侧重于切身的事情。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务等方面。受益终生:侧重于事业方面,多用于事业、工作、使命、抱负、业绩等方面。根据语境,故选“受益终身”。故选C。
18.(3分)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后面提到“读不下去的书”,本段论述的主要对象应该是“读不下去的书”,排除A、B。C项“读不下去的书,不一定就是好书”,表达的内容与语境相反,排除C。故选D。
19.(3分)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只有”与主语“年轻人”的位置不当,二是“培养稳定的价值观”与“形成丰厚的知识积淀”逻辑顺序不当。A关联词“只有”应放在主语“年轻人”的后面,“形成和培养”不能共同修饰“知识积淀”和“价值观”。C“培养稳定的价值观”与“形成丰厚的知识积淀”逻辑顺序不当,“形成和培养”不能共同修饰“知识积淀”和“价值观”。D关联词“只有”应放在主语“年轻人”的后面,“培养稳定的价值观”与“形成丰厚的知识积淀”逻辑顺序不当。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