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中,可以看到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同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二十四节气是 的产物。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栽桑养蚕,驯养动物。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 。但这并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还要有发达的天文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相当发达,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之一,也是最好的记录保存者之一。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 )。然后通过数学推算,将太阳运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
今天,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依然 ,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是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把天地万物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草长莺飞 诗书耕读 循环往复 休戚相关
B.草木萌动 农耕文明 周而复始 休戚相关
C.草长莺飞 农耕文明 周而复始 息息相关
D.草木萌动 诗书耕读 循环往复 息息相关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它是用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的,有了它,就可以度量日影的长短
B.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有了它,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
C.有了它,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
D.有了它,就可以度量日影的长短,确立冬至与夏至的时间
答
18.C(第一空,草木萌动:植物开始发芽。草长莺飞 :花草生长,群莺飞舞。根据语境说的“万株杨柳属流莺和生机勃勃”可知,选用“草长莺飞”符合语义。第二空,诗书耕读:是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不辍读书的一种生活方式。农耕文明: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语境说的是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的产物,并不是又读书又耕田的生活方式,故选用“农耕文明”。第三空,循环往复:意思是周而复始,去而复来。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一定回到原点,而可能是螺旋形上升。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形容不断循环。“周而复始”则表达了一种漫长的永恒循环,这个循环的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好像总是回到原点一样。语境是说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去而复来,又回到了原点,故选用“周而复始”。第四空,休戚相关: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关系一致。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非常密切。根据语境说的“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此处是说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关系密切,故选用“息息相关”)
19.B(根据前句“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可知,选用的句子的主语应是“它”,即承前指代的是“圭表”,这样就排除 C、D;在根据后句“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可知,选用的句子最后应是“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因为这样与下句衔接紧密,这样排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