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大致形成了两种范式,一是以王国维为代表的剧本文学研究

2022-04-10 09:56超越网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大致形成了两种范式,一是以王国维为代表的剧本文学研究,二是以吴梅为代表的音律演唱研究。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以来,各种体例的戏曲史陆续面世。如何突破戏曲史撰写的雷同化格局?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程华平教授撰写的《明清传奇杂剧编年史》(以下简称《编年史》)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编年史》虽曰“ 编年” ,其实集古代史著编年、纪传、纪事诸体之长。“ 纪人” 包括作家生卒年、教育背景、科举仕途、人际交往等;“ 纪事” 则兼顾创作情况、作品本事、版本演变、文本选编、舞台演出、评论接受等。以时间为经,人事为纬,将作家、作品、搬演三者勾连起来,融史实考辨与理论阐释为一炉,全面展现明清传奇、杂剧发展的原生态。读者可从多侧面、多角度透视其发展脉路。比如,某一时段作品产出的疏密度,作家对某些题材的偏好,不同区域戏曲创作的情况,同一时点不同作家的活动,等等。最后,将这些现象统合观照,就可以勾画出戏曲家生活、创作及其剧本改编、演出、评论、传播等在内的多彩画卷,进而最大限度地把读者带入现场。
《编年史》涉及面很广,资料浩繁。如何做到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实际,很考验作者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作者态度谨慎,将各种材料和观点呈现给读者,让他们自行判断。如陈家鼎的生年,不同的典籍记载不一:许进《追念先外祖父陈家鼎》说陈家鼎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 ),《民国人物志》认为是光绪三年(1877 ),《辛亥人物碑传集》则断为光绪八年(1882 )。在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孰是孰非的情况下,程著表述为“ 三者不知孰是” 。又如,以前戏曲史一般都把思想性和文学性奉为评判作品艺术高下的不二标准,而程著评价曲家成就的标准则更为多元化,如袁于令的《西楼记》,论者多抨击其词品卑下,不合音律,但却长期是剧场的保留节目,陈继儒《西楼记叙》云:“ 自《西楼记》出,海人、达官、文士、冶儿、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邮驿之间,往往钞写传诵,演唱殆遍。” 这些现象都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评价一部戏曲作品,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允。
《编年史》引证文献资料共计7 类570 余种,作者特别注意保持这些资料的原始性、权威性和准确性,对研究者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戏曲编年史,乃通过编年的方式记录戏曲史实,在历史事实而不是理论逻辑的时空中,重构戏曲活动现场,再现戏曲演进秩序,因而要求史实必须准确无误。程著在征引文献资料时不是简单堆砌,而是仔细斟酌,反复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学术性与资料性的统一。如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当时有抵李梦阳、杨廷和之说,程著则认为,《杜甫游春》杂剧未必有影射当权者之意,然当时官场有不少人忌恨九思,遂捕风捉影,加以陷害。
《编年史》的撰写体例系统而完备,从戏曲史书写的角度看,既是综合的,又是相互照应和补充的。程著对当前古代戏曲史研究有极大推进,是重写中国戏曲史的一种创新,对今后的研究具有启发甚或示范作用。
(摘编自万晴川、池程远《细说明清传奇杂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宋元戏曲考》以来,戏曲史的体例雷同单一,《编年史》则有所突破。
B .《编年史》以时间为经、人事为纬,勾连作家、作品和搬演,内容丰富。
C .《编年史》资料浩繁,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实际。
D .《编年史》征引文献资料斟酌仔细,论证严谨,因而记录的史实准确无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证思路清晰,先引出论题,然后分别论述程著的几个特点,最后总结程著的价值。
B .文章列举程著“纪人”“纪事”的内容,佐证该著集编年、纪传、纪事诸体之长的特点。
C .文章引用陈继儒在《西楼记叙》中的评价,意在证明评价一部戏曲作品应做到客观公允。
D .文章以《杜甫游春》为例,论证了程著征引文献资料能反复论证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编年史》在记录史实时擅长描写,将明清戏曲创作的现象描绘成多彩画卷。
B .《编年史》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态度谨慎,评价曲家成就的标准更为多元化。
C .《编年史》是学术性与资料性相统一的著作,文献资料丰富,学术观点鲜明。
D .《编年史》体例系统完备,推进了当前古代戏曲史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1 .B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戏曲史的体例雷同单一”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一段“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以来,各种体例的戏曲史陆续面世。如何突破戏曲史撰写的雷同化格局”可知,原文并没有介绍戏曲史的体例是否雷同单一。
C.“ 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实际”错,原文第三段说的是“《编年史》涉及面很广,资料浩繁。如何做到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实际,很考验作者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作者态度谨慎……让他们自行判断”,在面对有争议的问题时,程华平教授是将各种材料和观点呈现给读者,让其自行判断,并没有交代其是否采取客观公平的评价,且文中并没有说《明清传奇杂剧编年史》已经做到了“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实际”。
D.“ 因而记录的史实准确无误”变未然为已然,原文只说“戏曲编年史……因而要求史实必须准确无误”,不能由此推断出《明清传奇杂剧编年史》记录的史实准确无误。
故选B 。
2 .C.“ 意在证明评价一部戏曲作品应做到客观公允”错,意在证明“评价曲家成就的标准则更为多元化”。
3 .A.“ 《编年史》在记录史实时擅长描写”“描绘成多彩画卷”错,原文“《编年史》虽曰‘编年’,其实集古代史著编年、纪传、纪事诸体之长”没有擅长描写之说,“将这些现象统合观照,就可以勾画出戏曲家生活、创作及其剧本改编、演出、评论、传播等在内的多彩画卷”,这里的“勾画”指的是纪事之类,而不是“描绘”。
故选A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