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把一个日常生活事件与整个家族、家庭的兴衰有机地联系起来,确实有极高的概括性。①___________?采取了间接略写和直接正写的办法,对与宝玉挨打关系不太紧要的,没有用大篇幅去写,如宝玉见贾雨村,宝玉对金钏的同情。这些如果正面去描写,势必会冲淡主要矛盾。
这里直接、正面、详细描写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和琪官交朋友,还有贾环进谗言。因为这是揭露矛盾的最关键因素,②___________。作者虽是正面描写,但也是点染,组织得很巧妙。不早不迟金钏投井的事这时来了,就在宝玉见贾雨村时,忠王府找戏子琪官,偏在这个时候来了,他父亲送走客人,不早不晚贾环来……③___________,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这样集中。作者生活中搜集到的材料都要体现巧,但也要有高低之分,巧得要自然,要合情仓理地巧,不管怎么巧都要符合生活逻辑。
21. 在上面两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把文中划波浪处改写成整句。
23. 小说《红楼梦》中,金钏投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答
21. ①作者是怎样艺术构思的呢 ②所以也是挨打的关键性问题 ③这些“巧”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22. 要巧得自然,巧得合情合理,巧得符合生活逻辑
23. 金钏在王夫人午倦时与宝玉调情,被王夫人发现,贾宝玉逃跑,金钏被赶。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横线后标点符号“?”可知此处需要设置问题,再结合后文“采取了间接略写和直接正写的办法”推断空处内容属于艺术技巧或者构思方面的话题,再结合上文“把一个日常生活事件与整个家族、家庭的兴衰有机地联系起来,确实有极高的概括性”确定为构思技巧,于是得出答案:作者是怎样艺术构思的呢。
第二空:结合上句“因为这是揭露矛盾的最关键因素”推断空处需要照应“因为”的关联词“所以”,同时给出一个结果,结合上一段和上文“两件事:一是和琪官交朋友,还有贾环进谗言”分析,这里谈论的话题重点为“宝玉挨打”,于是得出结论为:所以也是挨打的关键性问题。
第三空:结合上文“作者虽是正面描写,但也是点染,组织得很巧妙。不早不迟金钏投井的事这时来了,就在宝玉见贾雨村时,忠王府找戏子琪官,偏在这个时候来了,他父亲送走客人,不早不晚贾环来……”分析,空处需要强调这些“巧合”的巧妙组织和安排,再根据后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这样集中”“作者生活中搜集到的材料都要体现巧……”确定空处话题为作者对于“巧”的艺术处理技巧,于是得出答案为:这些“巧”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体现整句的方式为对偶、对仗、顶针、回环、互文、排比、反复等修辞,这里的句子关涉三个,可以借力排比修辞,三个分句采用相同的表达模式即可。例如“要巧得自然,巧得合情合理,巧得符合生活逻辑”或“要巧得自然,合情合理,符合生活逻辑”,抑或“要自然地巧,合情合理地巧,符合生活逻辑地巧”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内容的能力。
金钏投井之谜在《红楼梦》的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里:
宝玉在贾母面前和宝钗互相嘲讽一番后,弄得灰头土脸,随便乱逛正好到了王夫人上房内。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宝玉上去和金钏调情,书中如此描写道: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她“宝玉就是被你们这些蹄子带坏的”“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金钏本是王夫人的贴身丫头,但是不了解王夫人的性情,触了霉头,还苦苦哀求。王夫人正气急败坏,哪里肯听,书里又用了春秋写法:“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 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虽金钏儿苦求,亦不肯收留。
金钏跳井原因有四:其一,是受封建思想的严重影响,认为只有攀龙附凤才能出人头地,她被王夫人赶出去,要给她配小子。而一旦失去贾家这座靠山,接受不了那残酷的事实,只能去行求解脱。其二,迫于家庭和外界舆论的压力。其三,为了对命运的抗争,只有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来发泄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和愤怒。第四,也是直接原因,金钏调戏宝玉吃嘴上的胭脂,在王夫人房里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