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在二十四节气______的运转中一寸一寸地成长着。大自然的一双巧手用时光的线条将它们纺织成了绿毯,覆盖着辽远的平原,装饰着萧瑟、寒冷的村庄。白天淡淡的阳光像雨露似地沐浴着它们,它们在寒风中欢快地舞动着纤细的腰肢。到了夜间,大自然的一双巧手又用厚厚的寒霜织成棉被,盖在麦苗身上,让它们安睡。凌厉的寒冷是大自然赐予的福祉,对它们而言,练就了它们坚强刚烈的体魄,也促进了它们成熟的梦想。
时间______地跨过小寒与大寒,走到了立春时节。春天给麦田灌输了力量与希望。这个时候的麦田像个翩翩少年,在春光的照耀下生机盎然。春风吹来,麦浪在平原上翻涌,像一群少年在大地上奔跑着,______。人们辛勤地劳作着,用血汗浇灌着麦田;麦田默默地酝酿着果实,充实着人们心中的希望。小满转身远去之后,芒种______地到来了。大自然的一双巧手用太阳的七彩之光给麦田镀上一层金色。这个时候的麦田丰硕而美丽,像是一位年富力强的青年人。人们望着饱满沉实的麦穗笑容满面。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昼夜不息 悄无声息 呼朋引伴 形色仓皇
B.昼夜不息 蹑手蹑脚 呼朋引伴 行色匆匆
C.宵衣旰食 蹑手蹑脚 呼朋引类 形色仓皇
D.宵衣旰食 悄无声息 呼朋引类 行色匆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凌厉的寒冷是大自然赐予的福祉,对它们而言,练就了它们坚强刚烈的风骨,也促进了它们成熟的梦想。
B.对它们而言,凌厉的寒冷是大自然赐予的福祉,练就了它们坚强刚烈的体魄,也促进了它们成熟的梦想。
C.对它们而言,凌厉的寒冷是大自然赐予的福祉,练就了它们坚强刚烈的风骨,也催生了它们成熟的梦想。
D.凌厉的寒冷是大自然赐予的福祉,对它们而言,练就了它们坚强刚烈的体魄,也催生了它们成熟的梦想。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18.B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昼夜不息:从白天到夜晚一直不停。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语境是形容“二十四节气的运转”,应选择“昼夜不息”。
第二处,悄无声息: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根据语境“时间……跨过小寒与大寒,走到了立春时节”,“蹑手蹑脚”一词更贴合文中的拟人手法,应选择“蹑手蹑脚”。
第三处,呼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语境是说麦浪像少年呼唤朋友,应选择“呼朋引伴”。
第四处,形色仓皇:动作匆忙,神色慌张。行色匆匆: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语境是说“芒种”匆匆而来,应选择“行色匆匆”。
故选B。
19.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①语序不当,“对它们而言”应放在句首,后面是“言”的内容;
②“坚强刚烈的体魄”搭配不当,“坚强刚烈”不能修饰“体魄”,可以改为“坚强刚烈的风骨”;
③“促进了它们成熟的梦想”搭配不当,“促进”和“梦想”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催生……梦想”。
故选C。
20.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把“白天淡淡的阳光”比作“雨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天淡淡的阳光的均匀与柔和。③“它们在寒风中欢快地舞动着纤细的腰肢”一句把“麦苗”拟作人,赋予它们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寒风中的姿态和愉悦的精神面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考生需要明确划线句写的是谁,如何来写,要展现出对象什么特点。
由语境可知,这里的“它们”是麦苗,而“欢快地舞动着纤细的腰肢”是人的行为和情感,“舞动”是行为动作,“欢快”是情感,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白天淡淡的阳光像雨露似”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像”是比喻词,本体是“淡淡的阳光”,语体是“雨露”,“白天淡淡的阳光像雨露似地沐浴着”麦苗,可见阳光的柔和均匀;
而“在寒风中欢快地舞动着纤细的腰肢”的麦苗则展现出欢快愉悦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