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书写的主要功能是记事、指意、表达意义。但是,发展到后来却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书法也被称为“心画”,画的不是客观对象,而是画心灵所感受到的东西。核心是独特的原创性:写自己的心情,创立自己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在很多方面都和现代艺术的追求有很高的相似度,但却比西方现代艺术早了一千年。文人对书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后来便发展到将书法的笔墨引入绘画,那么绘画也不再是画自然客体,而是画主观体验。文人画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形成了。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无论是简约古朴的甲骨文,还是气势雄浑的金文,对美的追求都是一以贯之的。但书法成为艺术表现的语言,形成在王羲之时期。他的《丧乱帖》的书写形式经典地表达了他的心境和情感。
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这件作品的内容: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
大致意思是,时局动乱不堪,祖墓惨遭破坏,实在令人追思难抑,哀嚎不止,痛彻心肝。即使祖墓很快修复了,我也没有机会赶回去凭吊,悲哀之情愈来愈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面对着纸,我泣不成声。
他的那种悲怆、无奈之情,在文字中表露无遗。古代强调厚葬,给去世的家人准备一个好地方安葬,使他们在那儿能够安享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另外古代还有“祖荫”的概念,祖先的安葬和陪葬的方式,对后代有直接影响。如果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不能在合适的地方安葬祖先,宁可暂时不安葬,也不能随意乱葬。祖坟被破坏当然是很严重的事件,所以才会给王羲之带来这么大的打击。这件作品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古人的生死观,活着的人和故去的人之间的纽带,永远不会断裂。
王羲之不仅用文字描述了这种丧乱之际“痛贯心肝”的感受,还用书法的形式把它呈现了出来。这件作品,字体都不平正,轻重缓急变化很大,起始比较沉郁,越写越感到愤慨悲伤,笔走龙蛇,感情随着笔尖恣肆宣泄而出。在绘画中,色彩和笔触能够直接表达情绪。用墨写在宣纸上的中国书法,笔力和笔痕同样能直接表达情绪。王羲之这件书法,开启了以文字的线条形态和结构表达感情的先河。即便你不能完全辨认出王羲之的每个字,也一样能从书法线条的轻重缓急、间架结构里,感觉到书写者速度、力度乃至激动情绪逐步的变化。
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说:“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
从功能性的记事、表意,转变为抒发性的、表现性的创作,这是从古代艺术向现代艺术一个巨大的飞跃。中国不是唯一一个重视书法的国家,欧洲很早也发展出了哥特式的书法,此外阿拉伯书法也非常有名,还有很多种字体。但这些书法的根本目的依然是表述所书写的内容,是用特定的书写规则表达某种意思和装饰性的美感。这一点是很多美术史家从来没有谈过的,我们需要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古代艺术,才能理解这些变化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曹星原《<丧乱帖>:书法如何成了艺术》)
材料二:
对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时光掩去了他们的脸,他们的毛笔在暗中舞动,在两千年之后,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
永和九年的兰亭雅集,王羲之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文字开始时还是明媚的,是被阳光和山风洗灌后的通透,是呼朋唤友、无事一身轻的轻松,但写着写着,调子却陡然一变,文字变得沉痛起来,真是一个醉酒忘情之人,笑着笑着,就失声痛哭起来。那是因为对生命的追问到了深处,便是悲观。这种悲观,不再是对社稷江山的忧患,而是一种与生俱来又无法摆脱的孤独。《兰亭序》寥寥324字,却把一个东晋文人的复杂心境一层一层地剥给我们看。于是,乐成了悲,美丽成了凄凉。实际上,庄严繁华的背后,是永远的凄凉。打动人心的,是美,更是这份凄凉。
(摘编自祝勇《汉字书写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法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追求相似度很高,却早其千余年,可将中国书法看成后者的先声。
B.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说明绘画与书法二者密不可分,材料一的相关分析支持了这一说法。
C.其他国家也有书法,但相比中国书法其实用功能和装饰意味更明显,表现功能要差一些。
D.从《兰亭集序》的内容和王羲之的书写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他思考生死问题时的内心感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的《丧乱帖》开启了以文字的线条形态和结构表达感情的先河,成为书法艺术的起源。
B.《丧乱帖》中的“丧乱”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丧乱”,意思是死丧祸乱,都是指战乱。
C.王羲之的《丧乱帖》和《兰亭集序》都涉及了死亡话题,二者表达了中国古人相同的生死观。
D.中国古人借助汉字书写来呈现心情,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所写内容才能理解作者情绪的变化。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能支持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行笔真如野鹤闻鸣,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B.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明,形质当于目而有据。
C.汉字是由“象形”发展而来的,书法就是汉字造型艺术。
D.如果脱离了汉字的实用属性,书法艺术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4分)
5.请比较《丧乱帖》和《兰亭集序》两幅书法作品在布局和书写上的不同,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答
1.A【解析】中国书法和西方现代艺术并无直接的渊源,“相似”应该是异曲同工的巧合。故选A.
2.B【解析】A项王羲之的《丧乱帖》“成为书法艺术的起源”错;C项《丧乱贴》表达的是生者与死者(祖先和子孙)间的纽带不会被切断;《兰亭集序》强调的是“死生是一件大事”。D项据材料一倒数第三段“即便你不能完全辨认出王羲之的每个字,也一样……”可知,这种说法不成立。故选B。
3.B【解析】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书法是用某种形式呈现作者的心灵和感受”。B项中“形质”就是书法形式,“性情”是人的心灵。A项体现了中国书法自由飘逸的特点;C项说明汉字书法是汉字象形特点的产物;D项是说明汉字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关系。三者与文章观点关系都不密切。故选B。
4.(1)内容上:材料一通过王羲之的《丧乱贴》论述了核心观点“书法是用某种形式呈现作者的心灵和感受”;材料二通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说明“打动人心的,是美,更是凄凉的心境”。(2分)(2)表达方式上:材料一侧重论述(议论),语言平和缜密,旨在阐释艺术原理;材料二抒发个人的感悟和思考,侧重抒情,语言优美,感染力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不同之处:(1)《丧乱帖》是行草,连笔甚多,字与字间笔画轻重疏密差异甚大;《兰亭集序》是行书,笔画清晰平和,用墨均匀。(2)《丧乱帖》一气呵成,没有涂抹;《兰亭集序》则有明显的修改痕迹。
原因:书法是表达心情的艺术,《丧乱帖》是王羲之在激愤悲痛的状态下写就的;而《兰亭集序》是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是在较为理性平和的状态下写成的。(不同之处每点2分,原因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