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日前揭晓,上海再添11名两院院士。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相继

2022-03-13 16:16超越网

材料一
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日前揭晓,上海再添11名两院院士。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相继布局了一系列面向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计划,目前已形成结构较为完整、覆盖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各类人才搭建起无缝衔接、拾级而上的人才“天梯”。随着创新沃土越植越厚,越来越多顶尖人才从中走出,金字塔型人才结构、高品质人才生态正在形成。
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十分强调候选人学术理论水平的超前性。药物学家陈凯先、空间电源专家李国欣、计算机化学拓荒者郑崇直、精细化工专家钱旭红等,都是先获提名奖再被评上科技精英的。
定位于“科研第一桶金”的启明星计划,30年来也从一点星光发展到群星闪耀:20人当选两院院士,209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7人入选国家优秀青年,成为上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蓄水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上海科技人才培养、选拔计划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支持广度不断扩容。参与多年科技精英评选工作的市科协工作人员回忆,最初几届精英们几乎清一色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近年来,人才选育的触角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专家出现在科技精英的榜单上。
从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需求出发,2005年,市科委同时设立启明星计划(B类)和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B类),由此培养和选拔一批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的“青科”和科研骨干。2012年,为鼓励产学研合作,又增设技术带头人(高校、科研院所)计划项目,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开发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可以企业为依托单位申报优秀技术带头人。今年,为支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该计划再次扩容,增设优秀技术带头人(技术转移类)。
截至目前,入选启明星计划和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的企业人才累计分别达816人和650人。早在1991年,上海就设立了面向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启明星计划。这也是国内率先发起设立的面向年轻科技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最初的5万元“巨额”资助,到如今的40万元项目支持,从每年资助100人到200人,持续30年的启明星计划不断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续航增程”的动力。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伟记得,在迫切需要“第一桶金”资助的科研起步阶段,启明星计划给予团队的40万元经费让他培养了第一个学生,在导师赵东元院士的指导下,课题组逐渐壮大。通过启明星联谊会,他结识了多位材料专家,他们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李伟尽快成长。而借助启明星“朋友圈”,李伟接触到产业界的合作者,这让他在做基础研究时就已经在思考如何将论文变成产品。
2014年,上海将优秀科创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从“启明星”的35岁再往前推了3岁,设立面向32岁以下年轻人的扬帆计划,鼓励崭露头角的优秀“青科”大胆探索,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推动新科研领域的诞生。至今,先后有1344位扬帆计划获得者(占比60%)后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14位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9年市科委又增设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为42周岁以下年轻人单独开辟“赛道”。
(摘编自沈湫莎《上海密织人才之网,全周期培育创新“第一资源”》)
材料二
近日,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圆满闭幕。系列活动包含了2021未来科学艺术展、获奖者学术报告会、科学峰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等系列活动。
新冠肆虐、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缺失……人类活动在深刻地改变地球的同时,人类自身也陷入到更为复杂的系统性危机当中。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以科学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科学之光温暖世界!
直播活动中,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附中闵行分校、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合作学校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太平中学、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筑梦计划项目学校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上海交大对口帮扶学校——云南省洱源县第一中学三所乡村学校的学生代表展开线下线上对话,向学生们讲述成长经历与科研故事,同时也回答了来自青少年关于个人成长经历、学习方法,未来职业规划、对物理学专业领域乃至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好奇提问。
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在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闭幕时表示,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科学是求真,是向善,是一种永恒的信仰,是照亮世界的火把。希望通过未来科学大奖周系列活动的举办,启迪科学精神、礼赞科学家,庆祝并分享科学成就,以科学精神影响中国。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11月25日,贝恩公司发布《2021年中国高科技行业报告》显示,云技术、人工智能是流行的高科技投资赛道。过去10年以来,投向这两大细分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在整个高科技行业获得的风投总额中占比超过1/3。
报告显示,过去5年间,在各行业市值增长最快的20家企业中,科技型企业拔得头筹,对于其他行业,那些采用科技驱动型战略的企业同样表现突出。其中,截至2020年底,云原生基础设施软件市场的上市公司市值总和达到近5000亿美元,部分头部企业的市值较2019年翻了一番多。
报告点明,以Alphabet、亚马逊、苹果、Facebook、微软、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在高科技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兼并购,上述超大规模高科技公司得以降低服务价格、开辟创新的体验渠道、全方位升级产品,提升消费者体验。此外,这些交易还能促使企业创新,并且降低市场集中度,从而吸引更多的风投注资。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高科技业务主席成鑫表示:“纵观今年的高科技行业格局,三大方面值得关注。第一,高科技已突破行业边界,推动各个行业发展。第二,云服务商领跑,混合云和多云解决方案备受青睐,云计算未来可期。第三,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高科技行业处于重构浪潮的中心。”
(摘编自徐晶卉《贝恩:高科技行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材料四
“建一道挡风网,即要透光,又要把超过10米每秒的大风降到3.5米每秒以内,保障冬奥会空中技巧比赛的顺利进行,真是太神奇了!”11月18日,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森涛同学看着电视上的北京奥组委科技冬奥成果发布会,兴奋地说,“这是来自我们石家庄铁道大学的‘黑科技’,为冬奥会做贡献,为国家争光!”
“在云顶滑雪公园应用了自主研发的防风网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解决了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等多项技术能量,它的防风性能、力学性能、视觉效果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得到了国际雪联和国际奥委会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河北省科技厅李丛民副厅长说。
“科技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应用。”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冬奥会云顶滑雪公园防风网项目负责人刘庆宽教授说,“薄薄的一张防风网,厚度仅为4毫米左右,在风力最大时要承受超过20吨的拉力,既要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又要满足景观要求;既要有通透性,又要满足挡风要求,在技术上面临不少的难题。”
刘庆宽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综合采用气象分析、数值计算、风洞试验等综合研究手段,克服了种种技术难题,实现工期短和费用低的目标,最终获得了满足防风效果的结构参数。
多年来,刘庆宽教授团队秉持科技服务社会的宗旨,经过十余年的持续科研积累,已经把风工程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重要工程,包括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大跨度桥梁和冬奥会相关工程中,其中不少是城市和区域名片性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节选自蔡侗辰《与风共舞、助力冬奥:石家庄铁道大学“黑科技”获奥委会点赞》)
4.你认为可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表彰的项目或候选人是(3分)
A.上海市参与多年科技精英评选工作的科协工作人员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精英。
B.上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蓄水池”、定位于“科研第一桶金”的上海市启明星计划。
C.微软通过兼并购,实现降低服务价格、开辟创新的体验渠道、全方位升级产品。
D.石家庄铁道大学“黑科技”克服各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北京冬奥会防风网技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体系是从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需求出发,结构较为完整、覆盖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
B.人类活动在改变地球的同时,人类自身也陷入到系统性危机当中,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活动所倡导的科学精神。
C.过去5年间,各行业市值增长最快的20家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北京冬奥会防风网技术的成功都印证了武红“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的论断。
D.北京冬奥会云顶滑雪公园应用的防风网技术防风性能、力学性能、视觉效果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应用”这一科技的重要价值。
6.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上海市“面向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计划”的意义。(6分)



B
A
6.(共6分,每点2分)强调候选人学术理论水平的超前性;平台不断扩容,从重视学术到产学兼有,各类人才无缝衔接,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结构较为完整;人才阶梯不断前移,为“青科”成长“续航增程”,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才培养形成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