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称霸以后,渐渐有点____,甚至产生了取代周天子的想法。管仲站在局外看得清楚:此时已经不是夏末和商末,晋国、秦国和楚国都有实力同齐国抗衡,必须劝谏桓公低调从事。
有一次齐桓公组织诸侯聚会,周天子派人送来厚礼,准许齐桓公不用跪拜。齐桓公正想借此让自己的地位____,准备答应,却被管仲拦住。齐桓公对管仲的做法__,但考虑到他以前的建议都对齐国有利,于是,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与其他诸侯一样跪拜谢恩。
周襄王的弟弟发动叛乱,攻打王室,管仲受命带兵前去平乱。因为给天子解了燃眉之急,周襄王要用上卿之礼对待管仲。管仲明白,上卿之礼是诸侯才能享受的礼遇,自己如果接受了上卿,齐桓公的位置往哪里摆?于是赶紧推辞,最后接受了下卿之礼。
管仲在齐桓公称霸以前,多次阻止齐桓公再往前一步,终于使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如果齐桓公一意孤行,不知藏锋,或许早就被晋、秦、楚等国联手击败,哪有称霸可言?由此看来,管仲能与齐桓公一起名垂青史,也就_______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昏头昏脑 卓尔不群 深恶痛绝 习以为常
B.得意忘形 卓尔不群 恨之入骨 不足为奇
C.野头昏脑 高人一等 恨之人骨 习以为常
D.得意忘形 高人一等 深恶痛绝 不足为奇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己如果接受了上卿之礼,齐桓公的位置往哪里摆?
B.如果自己接受了上卿,齐桓公的位置往哪里摆?
C.如果自己接受了上卿之礼,齐桓公的位置往哪里摆?
D.如果自己接受了上卿之礼,齐桓公的位置何以哪里摆放?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也就谈不上称霸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答
17.D(第一处:“昏头昏脑”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此处表示齐桓公称霸后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应选“得意忘形”。第二处:“卓尔不詳”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高人一等”指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即高过一般人。此处表示齐桓公要让自己高出与自己并列的诸侯,应选“高人一等”。第三处:“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侧重于恶。“恨之人骨”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侧重于恨。此处表示齐桓公对管仲的做法很厌恶,而不是憎恨,应选“深恶痛绝”。第四处:“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不足为奇”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此处表示管仲与齐桓公一起名垂青史没有什么奇怪的,应选“不足为奇”。)
18.C(原句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的语病。A“自己如果”语序不当。B“接受”的宾语残缺。D“何以哪里摆放”成分赘余。)
19.C(双重否定加强了肯定语气,不合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