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刚健自强有密切关系的,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孔子认为,为了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决不 。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在自己致力于 的治国平天下方略不为统治者接受的时候,并不改变初衷, ,而是遵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原则。他始终坚持“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同流合污,因而广泛地赢得了人们的尊票,感为后世坚持以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的榜样。
孟子明确表示生存和道义,都是可贵的,但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则“舍生而取义”。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成为烛照中华民族奋燃前行的心灵力量。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坚持真理,不“卖论取官”,便是在传统的独立人格思想 下的结果。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大丈夫”气节的思想,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苟且偷生 河清海晏 阿谀奉承 潜移默化
B.苟延残喘 锦绣山河 曲意逢迎 春风化雨
C.苟且偷生 河清海晏 曲意逢迎 潜移默化
D.苟延残喘 锦绣山河 阿谀奉承 春风化雨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种不仅坚守气节,而且不被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B.这种不被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坚守气节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C.这种坚守气节,不被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D.这种不仅不被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而且坚守气节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而广泛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的榜样。
B.因而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以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的榜样。
C.因而广泛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的榜样。
D.因而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的榜样。
答
17.C【解析】苟且偷生: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强调没有尊严地活着。符合语境。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强调活得艰难。河清海晏:也说海晏河清。黄河的水澄清,大海风平浪静。用以比喻天下太平。符合语境。锦绣山河: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阿谀奉承: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奉承,讨好。指的是曲从拍马,说好听的话来讨好别人。曲意逢迎:违背自己的本心迎合别人的意思。符合语境。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和影响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符合语境。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多用于赞颂师长教诲得当。
18.B【解析】“不被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是“坚守气节”的具体表现,两者不存在递进关系,排除A、D.“不被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是具体表述,应该放在前面;“坚守气节”是概括升华,应该放在后面。
19.D【解析】划线处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错把定语当做了状语,应将“广泛”放在“人们”的后面;二是句式杂糅,“坚持以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将“坚持···..”和“以······为追求”两个句式杂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