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今年8月14日,黄浦江畔汇书成“海”,在“喜马拉雅星空”听书馆,科技风的展区造型

2021-10-26 14:49超越网

材料一:
今年8月14日,黄浦江畔汇书成“海”,在“喜马拉雅星空”听书馆,科技风的展区造型抢眼抢镜,吸引大批读者驻足打卡。我们可以看到:空中悬挂的行星带下,读者可取下耳机静静聆听音频。星空背景墙放置当季热推主播或者节目的二维码,扫码就可在手机上收听。朗读舱中,读者可选择喜欢的作品朗读录音。展台内还设有小雅AT音箱互动体验专区,为读者带来智能音箱对话的趣味体验。
展馆开展以来,喜马拉雅展区互动式的阅读体验吸引了大批爱书者前来听书选书。张阿姨是去年喜马拉雅展区“大脑加油站”的回头客,喜爱读书的她已习惯晚上听一本书入睡。“有声阅读” 已是国民主要阅读方式之一,是国民重要的碎片化学习工具和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收听终端的普及,网络音频节目继视频节目之后迅速发展壮大,全国广播电台纷纷进行融媒转型,推出App客户端与网络收听平台,扩大广播节目影响力;商业电台以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为代表,致力于培养年轻网民听众群,并在内容付费方面攻城略地;网络音乐以酷狗、QQ.酷我,网易云音乐等为代表,在BAT支持下囊括了绝大部分音乐歌曲版权,分割年轻网民的碎片化娱乐时间,
(摘自《中新网上海新闻》2019年8月)
材料二:
日前,尼尔森网联发布2019年《网络音频节目用户研究报告》,报告描绘目前我国网络音频听众的轮廓结构、行为偏好与消费个性,具体情况如下表:

网民与网络音频节目听众轮廓结构

网络音频节目用户收听选择习惯(%)
(选自《新浪科技》2019年3月)
材料三:
有声阅读是借助融媒传播的技术优势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让以“耳”代“目”的内容传播方式重获了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应该说,以“耳”代“目”确实体现了有声阅读最典型的外部接受特征,解放眼睛,回归耳朵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到格外充分的放松,便捷、愉悦,保护视力。
但是,文字印刷的二维传播之所以能代替线性声音的一维传播,就是因为其在信息传递中具备原始的一维线性声音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具备反复阅读,选择阅读,快慢自主特点,具备可进行深度理解、逻辑分析的理性建构空间,具备内容的确定性和受众的可扩展性等等。因此,如果今天的有声阅读重新提出以“耳”代“目”,那也绝对不是简单的一维线性传播。从媒介形态进步的角度讲,笔者以为,有声阅读是通过数字和互联网技术,让印刷技术下文本阅读所具备的优势,在声音的线性传播形态中同样得以完成,并将传统声音传播下的情感温度,互动交流、现场感等独有特征重新接纳进来,达到融合一维传播和二维传播双方的优势。惟其如此,才能确立其在人类阅读发展进程中的新地位。
(摘自《中国艺术报》2019年4月)
5.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音频节目听众”占比较高的是20- -29岁的人,或是大专文凭以上的人。
B.上图显示,“网民”占比较高的人往往也是“网络音频节目听众”占比较高的人。
C.“随意搜索喜欢的节目”这一类的比率是“听网络自制的直播节目”的三倍多。
D.分别约有四分之一的用户偏爱“听APP推荐节目”和“听特定的类别内容”。
6.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张阿姨有听书习惯来看,说明“有声阅读”已是国民主要阅读方式之一,也是国民重要的碎片化学习工具之一。
B.“网络音频节目听众”呈现明显的变化:年轻化、高学历化、白领化趋势明显,比起“网民”,其高端人群的占比也高。
C.有声阅读让以“耳”代“目”传播方式重获了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解放眼睛,回归耳朵,听众格外充分地放松、便捷、愉悦。
D.声音的一维传播与文字二维传播最大区别是,一维传播不具备反复阅读、选择阅读、快慢自主的优势,也不具备理性建构空间。
7.依据三则材料来看,下列关于有声阅读发展潜力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能收听终端的普及,使有声阅读进行起来非常方便。
B.有声阅读作品都能为听众带来智能对话的趣味体验。
C.网络音频节目愈加多样,收听者自由选择余地更大。
D.有声阅读融合一维和二维传播的优势,才能确立新地位。


5.B
6.A
7.B
【解析】
5.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网民’占比较高的人往往也是‘网络音频节目听众’占比较高的人”错误,“网民”占比较高的人与“网络音频节目听众”占比较高的人,并不一致。
故选B。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从张阿姨有听书习惯来看,说明‘有声阅读’已是国民主要阅读方式之一……”错误,由张阿姨一个例子就推断这是国民主要阅读方式之一,这种推断是以点概面,原文语句间也没有这种推断关系。
故选A。
7.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B项,“有声阅读作品都能为听众带来智能对话的趣味体验”错误,“都”绝对化,因为只是有些产品能做到。
故选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