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近期,全国各地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会上有专家

2021-08-24 16:01超越网

材料一:
近期,全国各地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会上有专家指出,部分高校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双一流”建设首轮建设时间是从2016年到2020年,所以今年是首轮建设的收官期。最近一段时间,各有关高校按照相关要求,分别组织专家,对建设成效进行自评,因此现在主要是依托专家阶段性地进行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估。
“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节点是到2020年,第二个节点是到2030年,第三个节点是到本世纪中叶。同时依据这三个大的节点设计了梯次性的目标,5年一轮,三个大的阶段当中又有很多轮次,现在进行的是首轮,也就是第一轮刚刚接近尾声。
续梅说,经过这5年的建设,我们也看到了相关的建设学校不断汇聚优质的资源,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她指出,尤其是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所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摘编自任敏《世界一流大学已建成了吗?》)
材料二:
纵观发达国家地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研究中心,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本研究将这些特征归纳为“四跨一导向”。
所谓“一导向”指的是“问题导向”,这是从研究方向来说的,即研究中心是针对问题、依托问题、建立在问题之上,并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实际上很多研究中心是直接以问题命名的。如澳大利亚2017年立项建设了9个ARC卓越中心,其名称分别为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和遗传、人口老龄化、未来低能耗电子技术、极端气候、工程量子系统、量子计算与通讯、引力波等。显然,这些名称正是ARC研究中心所聚焦的研究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均是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重大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所谓“四跨”是指跨学科、跨学校、跨界别和跨国。“四跨”是从学术视野、力量构成和关系网络来说,指的是研究中心并不局限于单一高校的单一学科,而是跨越多个学科,并从多所高校和多个界别(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和NGO等)中组织研究力量,与其他国家同行进行实质性科研合作。
研究中心正是通过瞄准跨学科的重大问题,突破一校一学科的局限,通过“四跨”在更大范围和视野内凝聚起世界一流的精英力量,开展世界一流的研究,从而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并支撑和引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摘编自刘小强、蒋喜锋《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学科模式”和“中心模式”》)
材料三: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优质资源正日益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推进大学集群化发展成为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和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其他相关的大学和人才围绕该大学组成大学城,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区,构成一个区域化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实践证明,由大学群对接城市群,并将大学的科学技术在大学科技园孵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从发展现状看,我国很多城市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具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却不高,整体辐射能力还没有显示出来。这跟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不健全有一定关联。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完善中心城市创新体系,取决于省域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仅仅依赖几所一流大学和若干一流学科是远远不够的,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或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构建类型多样、层次合理、发展均衡的省域和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保持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内部的大学生态平衡;同时,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引领,创建符合城市定位的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一体化的资源要素集聚体系和协同创新能力。
(摘编自宋争辉《一流大学和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
8.下列对材料中“‘双一流’建设”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一流”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有专家认为,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B.“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主要有三个阶段,设置梯次性目标,5年一轮,2020年是首轮建设的收官期。
C.“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方式,是各有关高校按照要求组织专家对建设成效阶段性地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估。
D.“双一流”建设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个节点的目标,必须正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仍显不足的问题。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达国家地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研究中心,均呈现出“四跨一导向”的共同特征,如澳大利亚的ARC卓越中心。
B.通过“四跨”在更大范围和视野内凝聚起世界一流的精英力量、开展世界一流的研究,就要瞄准跨学科的重大问题。
C.实践证明,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科创中心区,是推进大学集群化发展以及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前提条件。
D.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完善中心城市创新体系,需要综合各高校的力量,仅依赖几所一流大学和若干一流学科是不够的。
10.结合材料,为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两点建议。


8.C.“‘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方式,是……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估”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近期,全国各地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双一流’建设首轮建设时间是从2016年到2020年,所以今年是首轮建设的收官期。最近一段时间,各有关高校按照相关要求,分别组织专家,对建设成效进行自评,因此现在主要是依托专家阶段性地进行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估”,可见选项遗漏了“最近一段时间”和“主要是依托”,表述过于绝对,正确地表述应该是:“自我总结和评估”是“双一流”建设“现在主要”的评价方式。
9.D
A.“均呈现出‘四跨一导向’的共同特征”错。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纵观发达国家地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研究中心,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本研究将这些特征归纳为‘四跨一导向’”可知,题干中的表述“均呈现出‘四跨一导向’的共同特征”与文中的表述“很大程度上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不一致,题干扩大了范围表述绝对。
B.“就要瞄准跨学科的重大问题”错。材料二第三段信息是说“(研究中心正是通过瞄准跨学科的重大问题,突破一校一学科的局限),(通过‘四跨’在更大范围和视野内凝聚起世界一流的精英力量,开展世界一流的研究),从而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并支撑和引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可见选项逻辑关系混乱表述绝对,文中只是说“通过瞄准跨学科的重大问题”来“突破一校一学科的局限”,看不出“通过瞄准跨学科的重大问题”与“通过‘四跨’……凝聚……力量、开展世界一流的研究”之间的必然联系。
C.逻辑错误。结合“通过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和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其他相关的大学和人才围绕该大学组成大学城,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区”可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科创中心区”应为“推进大学集群化发展以及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结果”。
10.①正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进一 步加大改革,进一步提升内涵,不断加快建设进程。②建设“四跨一导向”的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来支撑和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 设。③通过一流大学和城市化的集聚效应,构成一个区域化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