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节选)
程千帆
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之一。当代出版的选本很少有不选它的,而分析评价它的文章,也层见叠出。(A)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
②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了,但由宋到明代前期,还是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从晚明以来的批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涉及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
③(B)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许多人长期研究之后,清末王闿运在这个基础上,大胆地指出了这篇作品之于四杰歌行,实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陈兆奎所辑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条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这为后人经常引用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语,将张若虚在诗坛上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
④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在昆明写了几篇《唐诗杂论》,其中题为《宫体诗的自赎》的一篇,对张若虚这篇杰作,作了尽情的歌颂。闻先生认为:“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诗篇的第十一句到第十六句,比起篇首八句来,表现了“更夐(xiòng,远)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对于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中提出的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对于第十七句以下,展开了征夫、思妇的描写,则认为“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闻先生因此赞美说:(C)“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⑤(D)将近四十年之后,李泽厚对上述闻先生对此诗的评价,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他不同意闻先生说作者“没有憧憬,没有悲伤”的说法,而认为:“其实,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李先生的说法,比起闻先生来,显然又跨进了一步,将这篇诗的含义说得更明确,更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⑥与此同时,它也难免有被误解的地方。如王闿运和闻一多都将张氏此诗归入宫体,现在看来,就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不能不加以澄清的误解。宫体的_____是“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闺闱之内”,始作者则是为太子时的萧纲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宫廷文人如徐攡、庾肩吾诸人。宫体和另外大量存在的爱情诗以及寓意闺闱而实别有托讽的诗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在描写肉欲与纯洁爱情所使用的_____以及由之而形成的_____也是有区别的,不应混为一谈。而王闿运与闻一多的意见恰恰是以混淆宫体诗与非宫体的爱情诗的界限为前提的。
⑦王闿运与闻一多所受教育不同,思想方法亦异,但就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而导致了对《春江花月夜》的误解来说,却又有其共同之点。这就是对复杂的历史现象理解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原载《文学评论》1982年04期,有删改)
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2.文中四处划线句,有明显语病的一处是( )。
A.A B.B C.C D.D
13.以下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杨炯 B.骆宾王 C.王勃 D.陈子昂
14.在新诗创作方面,闻一多与徐志摩同属( )。
A.湖畔派 B.新月派 C.七月派 D.九叶派
15.请为第⑥段的空格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
A.风格 手法 内容 B.内容 语言 风格
C.主题 手法 风格 D.风格 语言 主题
16.从全文看,第③段援引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中内容的用意是。
17.第④段划曲线的句子“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在文中的意思是。
18.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晚明以前,只有《乐府诗集》认可《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杰作。
B.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很高,但没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C.王闿运与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
D.《春江花月夜》经历了“不被理解”到“逐渐被理解”再到“被误解”的过程。
19.李泽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有着“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的少年式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小明发现刚学过的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中的数篇课文也有这一特点。下列篇目中,与这种艺术风格差异最大的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B.《峨日朵雪峰之侧》
C.《致云雀》 D.《哦,香雪》
20.闻一多先生说:“(张若虚)对于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中提出的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张若虚提出的是哪几个问题?请按顺序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春江花月夜》中的“捣衣砧”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沈佺期《独不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也化用了这个意象。
22.思归怀人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诗经》《楚辞》中的诗句,表达了思归而不得的感伤之情。
23.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一个“生”字,化静为动,传神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万里的澄澈、阔大的景象。
B.诗人描写月下景物时,用“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突显其空灵的特点。
C.“月徘徊”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月光,烘托出了思妇内心的愁绪。
D.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了一种旷远高妙的诗歌境界。
24.闻一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中有着强烈的宇宙意识。请参考第④段中的相关引文,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宇宙意识”的具体表现。
答
12.A项,“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主谓搭配不当,应将“回顾”删去。
13.D项,陈子昂不属于“初唐四杰”,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14.B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A项,湖畔派指18到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由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浪漫主义诗人所形成的诗歌流派。
B项,新月派指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
C项,七月派是20世纪30、40年代主要活动于国统区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阿垅、 鲁藜、 孙钿、 彭燕、牛汉等人。
D项,九叶派指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代表人物有辛笛、陈敬容、唐祈、穆旦等。
故选B。
15.B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能力。
第一空,联系后文的“止乎衽席之间”和“思极闺闱之内”(衽席泛指卧席,引申为寝处之所,也借指男女色欲之事。闺闱指内室,特指妇女居住之处),可知这些是宫体诗所写的内容范围。故应填“内容”或“主题”,排除AD。
第二、三空,结合上文“描写”“所使用的”以及下文“由之而形成的”,可判断出“语言”“风格”的搭配更为恰当,排除C。
故选B。
16.通过援引王闿运对《春江花月夜》的高度评价,承接上文晚明批评家对该诗艺术特色的有益探索,说明了该诗历史地位的重要转折,引出下文写闻一多、李泽厚对它的主题内涵、审美趣味进一步阐释,并为后文阐述王闿运、闻一多将它看作宫体诗的误解做铺垫。
17.对《春江花月夜》的一切赞叹都是多余的,甚至可能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冒犯/不尊重。
18.C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
A项,“只有《乐府诗集》认可《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杰作”错误,从“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了”可知,《乐府诗集》收录《春江花月夜》只是因为其为乐府诗,并没有认可它是一篇杰作。
B项,“但没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错误,从“李先生的说法,比起闻先生来,显然又跨进了一步,将这篇诗的含义说得更明确,更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中可知,李泽厚的说法较之闻一多更进一步揭示《春江花月夜》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但并不代表闻一多没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价值。
D项,“‘逐渐被理解’再到‘被误解’的过程”错误,从“与此同时,它也难免有被误解的地方”中可知,“被理解”和“被误解”是同时发生的。
故选C。
19.A本题考查鉴赏艺术风格的能力。
少年式的悲伤是一种哀而不伤,虽然有着迷惘和伤感,却并不消极,反而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激励和欢愉。
A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描写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这首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这首诗中并没有淡淡的哀伤,反而蓬勃而出一股强大的冲力,和少年式审美心理的艺术意境不符。
B项,《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虽然有攀登时的痛苦,也享受到了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历尽艰辛的征服背后是对生命的热爱和赞颂。
C项,《致云雀》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D项,《哦,香雪》中少言寡语的香雪因为那只木头铅笔盒承受着同学们无数次嘲笑,对香雪来说,铅笔盒就像黑夜中一盏闪闪的明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寻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文中虽有少年式的悲伤,更多的是积极探索的勇气和追求。
故选A。
20.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不知江月待何人
21.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22. 祁祁伤豳歌 萋萋感楚吟
23.A项,“化静为动”错误,“海上明月共潮生”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并没有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
24.本诗的“宇宙意识”表现在如下方面:诗中先用“千万里”“江天一色”等语描绘出澄澈、旷渺的江月景色,从空间上极写主人公所面对的广阔世界;接着又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从时间上写出自然的无穷和整个人类的生生不息。由此,诗人用超然的眼光来看待征夫、思妇的相思之情,用“愿逐月华流照君”表达了美好的期许,并以“谁家”“何处”表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普遍存在的。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中引述闻一多对本诗“宇宙意识”的文字主要有:“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结合诗歌内容来看,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空间上,描绘了广阔、浩渺的江月景象;时间上,自然的永恒无穷,人类代代传承的绵长不尽;用超然的眼光(虽有感伤,但基调并不消极)来看待征夫、思妇的相思之情;意识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