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品种甚多,在众多的花卉中也许是最多的。
首先,有各种颜色。①___________。“鞠有黄华”、“吹落黄花满地金”,“黄华”和菊花是同义词。后来就发展到什么颜色都有了。黄色的、白色的、紫的、红的、粉的,都有。挪威的散文家别伦·别尔生说,各种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也不尽然,牡丹、芍药、月季都有绿的,但像绿菊那样绿得像初新的嫩蚕豆那样,确乎是没有。
其次,花瓣形状多样,有平瓣的,有卷瓣的,有管状瓣的。在镇江焦山见过一盆“十丈珠帘”,细长的管瓣下垂到地,说“十丈”当然不可能,但三四尺是有的。
北京的菊花和南方的差不多,狮子头、蟹爪、小鹅……南北皆相似,②___________。如一种浅红的瓣,极细而卷曲如一头乱发的,上海人叫它“懒梳妆”,北京人也叫它“懒梳妆”,因为得其神韵。
有些南方菊种北京少见。扬州人重“晓色”,谓其色如初日晓云,北京似没有。“十丈珠帘”,我在北京没见过。“枫叶芦花”,紫平瓣,有白色斑点,也没有见过。
我不赞成搞菊山菊海,让菊花都按部就班,排排坐,或挤成一堆,闹闹嚷嚷。菊花还是得一棵一棵地看,一朵一朵地看。更不赞成把菊花缚扎成龙、成狮子,这简直是糟蹋了菊花。
18.文中划三处横线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偶、比喻、夸张
B.排比、夸张、比喻
C.排比、比喻、比拟
D.对偶、比拟、借代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还是得逐一看菊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请在文中面横线处补写合当的语句,使文段文字话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得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
18.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第一个画线的句子中连用三个“有……的”,句式结构一致,是排比手法。
第二个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本体是“花瓣”,喻体是“一头乱发”,比喻词是“如”。
第三个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手法,即拟人手法,将菊花赋予人的动作——排座、挤、闹嚷。
故选C。
19.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从强调重点上看,原句“一棵一棵地看,一朵一朵地看”强调的是仔细看,改句“逐一看”不能体现出看得仔细;从语言风格上看,原句运用词语的反复,显得更加有音韵美,更有文采,与整段文字风格一致,改句太平实,与原文风格不一致。
20.①最初的菊大概只有黄色的
②有的连名字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