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高校改名潮几乎每年都会__一次,据统计,过去20多年中,在2000多所公办高校中

2021-05-04 17:52超越网

高校改名潮几乎每年都会__一次,据统计,过去20多年中,在2000多所公办高校中,有将近一半高校改过名字。成功改名,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让学校以及师生更有面子,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吸引优质的生源,是一件___的事情。不过,改名也有改名的烦恼,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社会以及校友的认同。更有些学校几经周折改名之后,___,影响力反而变弱了,甚至有的不得不改回来。一所大学的校名就是它的招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早已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风格紧密融合在一起。更改校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使学校与其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形成___。按照有关规定,学院更名为大学,要满足“在学科与专业方面,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等要求。对于一些专业特色比较鲜明的高校来说,这意味着要增设学科和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进而有可能导致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缺失。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涌现  求名求利  因小失大  分割
B. 出现  求名求利  得不偿失  割裂
C. 出现  名利双收  因小失大  分割
D. 涌现  名利双收  得不偿失  割裂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
B. 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能够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都是积极的。
C. 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社会以及校友的认同,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
D. 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
17.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多少人记得李密在《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希冀?
B. 人们把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却承受不了挫折的年轻一代称为“草莓族”。
C.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D.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答案】15. D    16. D    17. A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涌现:意思是在同一时期大量的出现。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可以是实际事物,也可以是一种现象。
根据语境“改名潮”,可知,是指大量出现,故选“涌现”。
求名求利:追求名誉与财利。名利双收: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根据前文“提高学校知名度”“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吸引优质的生源”可见,这是一件既获得名声,又获得利益的事,故选“名利双收”。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根据后文“影响力反而变弱了”可知,得到了新名字或一些利益,却失去了原来名字的影响力,这里“影响力”与得到的之间并未比较出大小,故选“得不偿失”。
割裂:从整体中分割出若干部分;割开。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多指抽象的事物,相比撕裂侧重结果)。分割:指把一个整体或有联系的事物强行分开。
此处对象是“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是抽象事物,故选“割裂”。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二,均为为语序不当,“不是……并不是”分句间语序不当,应该先说“认同”,再说“效果”,据此排除A。“社会以及校友”词语间语序不当,应该先说小范围再说大范围,改为“校友以及社会”,排除C。B中“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的应该是“改名”,而不是“效果”,错误。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原文“在学科与专业方面,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是直接引用要求原文。
A.表直接引用。
B.表特殊称谓。
C.表特殊含义。
D.表反讽,这几个老板实际上并不“慈祥”。
故选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