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近年来,教育惩戒一直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

2021-05-04 12:18超越网

材料一:
近年来,教育惩戒一直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肯定了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明确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教育惩戒有了程序的合法性、内容的限定性、操作的规范性,有利于教师拿好“戒尺”,让管与教、严与慈更好地融为一体。
科学实施教育惩戒,尺度与温度都不可少。教育惩戒理应既有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的温和,也有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的严厉。每一位老师都要认真学好《规则》,谨记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教育惩戒方式,何种过错适用何种教育惩戒规则,客观公正、合法合规、适当适度,切不可随意化、个人化、情绪化。只有秉持关爱学生的宗旨,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让教育惩戒沿着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的方向前行。当然,会用、善用、用好教育惩戒,还需要多方努力。一方面,学校和广大教师要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增强履行职责的意识,提高教育水平和能力,将教育惩戒与积极管教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切实承担起教师正常履职后因纠纷产生的法律后果,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确保广大教师放下顾虑,能用敢用。此外,还要健全监督机制,明确教师不当实施管理行为所要承担的相应责任,避免滥用。更为重要的,是尽快建构一个理性健康的教育生态,营造家校之间、师生之间协同互助、理解尊重的和谐氛围。教育惩戒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小切口,却关系人才培养的大战略。我们期待,随着《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实施,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的脚步会更加稳健,广大公众对于教育的理解会越来越科学深入,教育生态的建构会更加理性健康,这一切最终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目标和教育管理手段之间的良性循环。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14日《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
材料二:
教师惩戒权是由制度所预成,以教育、管理学生的必要权力。作为一种制度化实践,教育惩戒权对于维持在学秩序、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性意义。然而,这一权力在实践中往往因制度标准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要么被消极不用导致惩戒缺失,要么被滥用导致惩戒过度,严重损害学生发展的实际权益。作为逻辑层面的延伸,教师惩戒权所产生的极端化运行等问题,也应当从制度中寻找答案。这一制度是指,与教师惩戒权相关的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自主采纳的教育管理制度等。教师惩戒权理性回归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否精准把握一种“善”的制度伦理。
制度伦理是从特定的伦理道德等方面,表达对现代制度的人文关怀。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在制度安排过程中贯穿制度伦理的规范、协调和创新功能,追求一种“善”的制度。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推进教师惩戒权的理性回归,必然需要将制度伦理视为制度之“善”的“内核”,真正发挥实体制度对教师惩戒权应有的依托和规范作用。
制度的确认和推行须以观念的萌生为前提。观念,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从时间维度来看,制度伦理是制度内生秩序的“设计原理”。伦理作为“应然”意识的“活的”体现,必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需要对制度伦理的发展具有因时制宜的前瞻性。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传统伦理价值形态的各种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例如,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惩戒权往往源于父母的直接授意——孩子不听话,您随意管教,哪怕是打、骂都行。但是,随着现代自由、权利等意识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尤其是对“无批评教育”“赏识教育”论调的推崇,客观上也在极力否定现代教师对学生“打、骂”等惩戒手段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在深刻把握时代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明晰制度“应当如此”的价值判断,才能进一步考察制度的构建、调整与完善是否真正契合“善”的制度的具体内涵及其发展理路。
从空间维度来看,囿于教师惩戒权具有较为复杂的情境性特征,也就不应当在制度安排过程中,对教师采取绝对管制型的模式,而应当在防止惩戒权力滥用和不用的前提下,明确并树立教师的责任意识。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制度内容上带有约束性的规范不宜过多、过严,以此给予教师惩戒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使教师能够因地制宜地根据特定情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因素,将惩戒的积极作用施予学生,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真实且较为具体的行为失范问题。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3月25日《教师惩戒权应把握“善”的内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惩戒固然应该有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关爱,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遵守规则,改过向上。
B.教师只要持有关爱学生的宗旨,注重人文关怀,就能让教育惩戒沿着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的方向前行。
C.针对教育惩戒权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极端化的问题,应该从与教师惩戒权相关的一系列教育制度中寻求解决的方法。
D.随着现代自由、权利意识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传统教育中来源于父母直接授意的教育惩戒权已不再适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惩戒权是为了维护学校秩序,健全学生人格,不可消极不用,也不可惩戒过度,损害学生的利益。
B.科学实施教育惩戒需要多方努力,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尽快建构一个理性健康的教育生态,营造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
C.作为制度内秩序“设计原理”的制度伦理,必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制度伦理。
D.因教师惩戒权具有较为复杂的情景性特性,所以在制度安排过程中,不应对教师采取管制型的模式,应给予教师惩戒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晚就寝某女生宿舍有两人说话被扣分,第二天班主任罚该宿舍五名同学面壁思过。
B.一天大雨,某同学上课迟到一刻钟后被罚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两遍。
C.两名学生在集会上打架让老师非常气愤,被制止后又不肯承认错误,老师罚其当场做200个俯卧撑。
D.晓丹上课经常讲话干扰课堂秩序,老师罚她写800字关于纪律话题的文章,不满意又退回,如此多次,后来文章参加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
4.两则材料谈论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5.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用好教育惩戒权应从哪些方面努力?(6分)


1. C【解析】A.“但更重要的是”错,原文是两者都不可少;B.“只要……就”表述错误,原文是“只有……才”;D.“已不再适用”于文无据。
2. D【解析】原文“不应采取绝对管制型的模式”
3. D 【解析】A.滥用惩戒权;B.缺乏人文关怀;C.惩戒失当,不尊重学生人格。
4. 相同点:都谈论了如何实施教育惩戒。(2分)
不同点:材料一侧重谈论教育惩戒的尺度和温度;材料二侧重从伦理制度的角度分析教师惩戒权。(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教师:应认真学好《规则》,注意教育惩戒的尺度和温度的平衡,把握时代精神内涵,抓住“善”的制度伦理。
②学校:支持教师履行正当职责,给予教师惩戒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③政府:健全监督机制,构建理性健康的教育生态。(每点2分)
(其他答案按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