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举头望月,传颂动人神话,谱写优美诗篇,却极少有人意识到,亿万年来,( )。今天,科学家们可以用激光精确测量地月距离和监测月面情况,普通天文爱好者也可以用望远镜了解月球正面的每一片月海和每一座环形山。但是在“嫦娥四号”探月之前,人类的探测器还从未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取得圆满完成,我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成功实行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人类开启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纪元!
中国飞控中心将要出版的《月背征途》是一本记录挑战过程的科普佳作。翻开书稿,犹如打开一扇“时室之窗”,忠实记录月背探测之旅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我们能够循着“玉兔二号”的足迹,跟随驾驶员团队,直面月背的孤寂与神秘,体味探索的艰辛与乐趣。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月亮的“图案”没有变化,月球正面是人们只能看到的一面
B.人们总是只能看到它的一面——月球正面,但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
C.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人们总是只能看到它的一面——月球正面
D.月球正面是人们只能看到的一面,虽然月亮的“图案”没有变化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答
18.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括号后面的内容看,括号中主要是解释亿万年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故括号内应该是因果关系,B、D两项都是转折关系,这样可排除掉。再比较剩余两项,C项“从未”“总是”和“亿万年来”更照应,且用破折号引出“月球正面”也更能突出强调,故相比而言,C项衔接最恰当。
19.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D项和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比喻修辞。A项,夸张;B项,设问;C项,拟人。
20.示例: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或改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每正确修改一处得1分,共3分,但修改后不得改变句子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