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纪录片创作中,航拍已从________的“奢侈品”成为一种常态化工具,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航拍不再稀缺的时代,若仅满足于表象的呈现,所谓的视听盛宴则易沦为审美疲劳。什么才是好的航拍?除了精美的构图与画质之外,思想深度和人文情怀必不可少,这也是纪录精神的应有之义。在湘西,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使凤凰古城扬名于世,航拍镜头于沱江的烟波中勾勒出偏远边陲的景象,________。纪录片提示着身处都市文明的人们仍然需要湘西的青山绿水、吊脚楼,因为那里_______着《边城》中所描述的对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的憧憬。湖湘文化的担当与沉思,均_______于天际遨游之中。《航拍中国》展示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拼图般构建起中华文化的绚丽,为今日中国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传达着精神动力。它为鸟瞰影像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一个精彩的索引。壮阔的航拍被赋予了人文内涵,( )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高在上 别具洞天 寄予 流淌
B.高高在上 别具匠心 寄托 流动
C.高不可攀 别具洞天 寄托 流淌
D.高不可攀 别具匠心 寄予 流动
20.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航拍中国》展示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拼图般构建起中华文化的绚丽图景,为今日中国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动力。
B.《航拍中国》展示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拼图般构建起中华文化的绚丽,源源不断地为今日中国的发展输送着精神动力。
C.《航拍中国》展示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拼图般构建起中华文化的绚丽图景,为今日中国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传达着精神动力。
D.《航拍中国》展示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拼图般构建起中华文化的绚丽,源源不断地为今日中国的发展传达着精神动力。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吸引观众潜入其中细心品味,影像之中饱含着文化自信的表达。
B.饱含着文化自信的表达的影像,吸引着观众潜入其中细心品味。
C.影像之中饱含着文化自信的表达,吸引观众潜入其中细心品味。
D.观众被吸引潜入影像之中细心品味,因其饱含了文化自信的表达。
答
19.(3分)C(“高不可攀”多指难以达到或攀附;“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修饰“奢修品”,应用“高不可攀”。“别具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结合语境,应用“别具洞天”。“寄托”指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者某事物上;“寄予”指给予关怀、同情等。结合语境,应用“寄托”。“流淌”指从什地方流下来,动作较轻柔;“流动”指经常变动,不固定。结合语境,应用流淌”。)
20.(3分)A(原句存在两处错误:“构建”缺少宾语、可在“绚丽”后加上“图景”:“传达”与“精神动力”搭配不当。“源源不断”应修饰“传达”。)
21.(3分)C(本道题中括号前的句子是“壮阔的航拍”,按照逻辑关系,紧接着应为“影像”,D主语为“观众”,首先排除;根据材料,应是影像中包含文化自信的表达,吸引观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