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古镇,宛如一座随处都在__________ 着历史回声的博物馆。可以说,每一座宅院、每一个里巷、每一架石桥、每一条河道,都叠叠层层地沉积着古老的灿烂文明,演绎着数不清的令人动心动容的故事。穿行其间,空间并没有走出多远,却觉得时间仿佛已经跨越了百年、千年,人们会__________地生发出一种“抬脚走进历史,转眼似成古人”的感慨。
历史的风烟在眼前唰唰地掠过,那淹沉于往昔的万种喧嚣、千般角逐,已经消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而生者自生,死者自死,人生舞台上总是在永续不断地上演着__________的悲喜剧。这样一来,众生、万物、两戒、诸天,也就同无终无始的时间长河一般,在文字传承和现实记忆中彼此衔接起来,成为一页页绿叶婆娑、生动鲜活的历史,________着时代的昨天与前天。
同里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四周为五湖环抱,街缘水曲,路靠桥通,镇区被十五条小河分割成七个岛屿,它们像一朵朵美丽的睡莲,浮浮漾漾,舒展于蓝天碧水之间。与此相仿佛,周庄也是四面环湖的水乡名镇,四条呈“井”字形的河道将它分割成八列长街,粉墙乌瓦的庭院依水而筑,照影清浅。
水,对于这两座古镇来说,是宝贵的生命线,也是最靓丽的风景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振荡 情不自禁 形形色色 装点
B.震荡 油然而生 五花八门 装饰
C.振荡 情不自禁 五花八门 装饰
D.震荡 油然而生 形形色色 装点
19.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生发出一种“抬脚走进历史,转眼似成古人”的感慨。
A.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
B.“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C.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D.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20.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
18.A ①“震荡”,指震动摆荡,不安定。多用于表示局势的动荡、不安定。“振荡”,指振动、震动。通常表示事物的震动、振动。此处依据所填词语语境“宛如一座随处都在____着历史回声的博物馆”分析可知,此处的语意是“事物的震动、振动”,无“不安定”之意,故填“振荡”。
②“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油然而生”,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此处依据“人们会_____地生发出一种‘抬脚走进历史,转眼似成古人’的感慨”分析可知,语境强调“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且“情不自禁”搭配更恰当,故填“情不自禁”。
③“形形色色”,指食物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指事物繁多,变幻莫测,此处无“变幻莫测”之意,故填“形形色色”。
④“装点”,侧重于“点缀”。“装饰”,侧重于“打扮;修饰”。依据所填词语语境“___着时代的昨天与前天”分析可知,侧重于“点缀”之意。且“装点”搭配更恰当。
故选A。
19.C例句引号是表示引用。
A. “暖”表示突出强调;
B. “泥腿子专家”表示特殊称谓;
C.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表示引用;
D. “北京话”表示特殊称谓。
故选C。
20.①句中把七个岛屿比喻成睡莲,岛屿的形状和睡莲相似;②七个岛屿在水中的形态像一朵朵美丽的睡莲在水中浮浮漾漾,形态相似。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子“镇区被十五条小河分割成七个岛屿,它们像一朵朵美丽的睡莲,浮浮漾漾,舒展于蓝天碧水之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七个岛屿”,喻体是“一朵朵美丽的睡莲”。
(1)在形状上,被十五条小河分割的“七个岛屿”和舒展于蓝天碧水的“睡莲”有相似点;突出“七个岛屿”洁净、迷人的特点。
(2)在形态上,“七个岛屿在水中的形态”和零星点缀水中的“美丽的睡莲”有相似点。突出古镇水曲风清、秀色可餐的美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