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央视综艺频道《一堂好课》将邀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主讲人

2021-01-07 14:36超越网

材料一:
央视综艺频道《一堂好课》将邀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主讲人,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以及观众带来一堂“美育课”。
“专门到理工科的学校讲一堂美育课, 这是不是有点给理工科的学生补课的意思?”面对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好课班主任”康辉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一段话来解释,“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同时,康辉也认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中蕴涵了一种对道与术高度结合的追求,“当道与术高度结合之后,就可以怀远博见有诸世人,从而达到一种人生之美的境界”。
范迪安认为,“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心古已有之”。对于加强美的教育,他又说:“一方面,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对美的理解上有盲点和误区;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对美的向往又是非常积极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美育的大课堂,或者说把美育带向生活、带向社会,十分重要。”而遵循美育特点,做好美育工作,就必须重视家庭美育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摘编自《<一堂好课>“美育课”开讲》,2019 年12月06日)
材料二:
学术与教育所面对的,首先是人类的精神世界。“精神”不等于知识,教育也不等于智育。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三个领域:知识、意志与情感,即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或科学、伦理与审美。康德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现代教育和学科体系划分的基础。例如,正是由于受到康德的启发,蔡元培曾经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并力图将美育纳入现代教育学科体制之中。
随着现代学科体制藩篱的形成,在“审美无功利”和“艺术主体性”教条、“规范”的支配下,艺术和审美日益沦为一个追求个人感受和形式技巧的领域。作为严谨深厚的学者,鲁迅强调“文艺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而这就是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上,倡导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强调“文艺要为人生”,就是主张在审美领域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艺术和思想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肤浅、庸俗论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我们看到: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思想的偏差。他们往往以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就上去了,甚至以为经济是“实的”,精神文明是“虚的”,要出政绩,就要抓“实的”,甚至还有人主张精神文明建设要为经济发展“让路”,从而放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泛滥,对社会风气的庸俗化不闻不问,乃至以为,精神文明建设,只要给钱、撒钱,就一定能上得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述,切实找到了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在教书育人中,不断与庸俗的、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做斗争,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的教育。
(摘编自韩毓海《美育的力量》,《光明日报》2019年03月19日)
材料三:
 
材料四:
12月4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与抖音联合举办的"DOU艺计划短视频美术美育专场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结合美术传播与美育教育的发展历程,表达了他对短视频激发青少年创造力,开启全民美育时代的期许。
张子康指出,随着信息网络科技和大数据的发展运用,许多传统模式正在被打破,创造力不断进化,美术馆需要面向公众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从曾经板着严肃面孔呈现研究观点或学术理论的教谕式、单向传输式转变成为互动、浸淫和探索式的教育方式,成为建构式、体验型的各种新的文化价值的栖息地和建造场。
在这个“视觉先行”的时代,短视频似乎是“讲故事”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张子康认为,“DOU艺计划”以短视频的形式为美术馆公共教育提供新平台和动能,在输出内容的同时,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创造力,并帮助培养审美能力,可谓是“全民美育”时代的新思路。中央美术馆愿意与抖音继续合作,积极探索如何以短视频打破艺术传播时空限制,助力大众亲近艺术,服务大众审美培育。
(摘编自《短视频为美育教育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光明网2019年12月10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康辉也认为,科学和艺术不可分割,对道与术的追求,其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其境界是人生之美。
B. 只有不断与庸俗的、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做斗争,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C. 十年之间,在我国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是美育师资队伍,还是艺术器材达标率,均得到了极大的壮大和提升。
D. 艺术和审美在现代教育学科体制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但目前它们并没有在相关领域得到充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基于生活中存在对美的理解有盲点和误区以及人们对美的热切向往,范迪安正面肯定了利用好“美育课”去传播美的意义。
B. 美育的力量发挥得当,将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抑制社会风气的庸俗化,构建正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
C. 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既指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的短板,也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D. 传统美术馆模式正在重新建构,短视频与美术馆的牵手,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开启了全民美育新时代。
6. 蔡元培认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也指出要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B    B项,“只有不断与庸俗的、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做斗争,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构成条件关系,原文中“不断与庸俗的、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做斗争”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是并列关系,共同构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条件。
5. D   D项,“开启了全民美育新时代”原文是“表达了他对短视频激发青少年创造力,开启全民美育时代的期许”,把将要发生的说成是已然发生的。
6. ①从社会来说,利用多种传播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创造力,进行各种艺术熏陶,帮助青少年培养审美能力;②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⑧从家庭说,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道德修养的建立,审美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