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独特的艺术风格完全可以填补其在思想史、美学史、语言学史上的诸多不足。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绽放着灿烂的光彩,理应占有重要地位。
元曲的艺术价值是什么?
首先,用语率真自然,通俗易懂。古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一带的民间语言豪放、自然,且多有风趣幽默的口语。采用这样的“天然丽语”创作的曲子才能顺应自然个性,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感情。元曲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是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具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学、民间文学。诗词讲究含蓄蕴藉,偏重于使用比兴手法,而曲则多使用直陈白描的手法,不留余蕴,穷形尽相,刻露无余。
其次,形式多样活泼,格律的灵活运用、特殊的句式和用韵产生特别的音韵美感,造就了“曲味”。曲和诗词一样是有格律的,但曲的格律要比诗词灵活。曲的格律可以随人的情感而变化,既可用小令来写景状物或抒发稍纵即逝的感情,也可用带过曲或套曲来写故事场景,歌颂或贬低某些人物,抒发积淀已久的感情。从句式来看,元曲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它有很多独特的句式,许多句子采用前三后四的折腰句,不同于诗词前四后三的律句,故而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感。
而元曲的社会价值,则首先在于能让人抒发个性中的真实感情,特别是牢骚、愤懑。诗词讲究“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矜持蕴藉”,这样会使人性中的不平情绪受到压抑,使人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和发挥,而曲则常常表现为曲而有直,一吐为快。其次是元曲敢于直面人生中的诸多问题。元曲能将所有的人间苦乐、世道人心、社会风气都大胆地歌唱出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虚情假意,完全是作者真实的心思、真实的情意,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感情,使读者感到可亲可信。再次是元曲渗透着作家们的反传统精神和创新精神。元曲继承了古代诗歌的精髓,发展了独特的形式和韵律。这种反传统精神和创新精神显现出我们中华民族一贯向上、不断追求进取的气魄,使得我们民族能够长期奋斗,不甘屈服,不断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因此,元曲不仅仅是诗词曲现象,更是社会现象,有着不可轻视的社会价值。
元曲这种文学形式诞生于民间,理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元代以后就衰落了。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元曲的思想内容比较单薄,比不上唐诗宋词丰富、深刻。其中的叹世隐居、流连风景的作品往往带有一些消极思想;正面揭露阶级压迫、抨击封建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情绪的作品较少。这当然是元代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造成的。另一方面,元代后期作家逐渐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作曲时在形式上追求格律完善、用词典雅,使当初的豪爽之气衰减,以诗词的细腻来匡补散曲的粗犷,反而使这种自然的文学形式的路越走越窄。
当文学形式把反映现实生活、抒发真实感情放在首位时,它就会蓬勃兴盛、灿若云锦,而当它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出现典雅化、纯文学的倾向时,它就会逐渐衰落。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套曲《夜行船·秋思》中有一句“青山正补墙头缺”,这句话意味深长,影响很大,耐人寻味。元曲恰可被视为诗歌史上“补缺”的“青山”。今天,我们在促进诗词曲创作的繁荣的时候,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肯定元曲的地位和价值,扬其优点、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摘编自史文山《弘扬元曲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赵之人慷慨豪爽的性情决定了元曲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
B. 元曲的格律、句式灵活, 格律可随人的情感而变化,句式多采用前三后四的折腰句。
C. 元曲敢于直面人生中的诸多问题,激励中华民族不断追求进取,长期奋斗,创造伟业。
D. 元曲中揭露阶级压迫、抨击封建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情绪的作品较少,内容较为单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先就元曲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分别进行阐述,再论其衰落与发扬,逻辑清晰。
B. 在阐述元曲的艺术价值时,作者从语言风格和形式特点两方面着笔,论述严谨完备。
C. 文章将元曲与诗词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各方面的对比,指出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与发展。
D. 马致远认为元曲艺术的出现是对诗歌史的“补缺”,文章引用这一说法,体现了元曲的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审美倾向上看,元曲以后的文学形式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学和民间文学。
B. 元曲独特的价值离不开其产生于民间的背景,以及其与人的情感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C. 元曲衰落的原因在于,社会和作家个人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元曲陷入了纯文学的误区。
D. 今天,我们只要充分肯定元曲的地位和价值,诗词曲创作的繁荣就必然会实现。
答
1. B A项,“燕赵之人慷慨豪爽的性情决定了元曲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原文表述为“古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一带的民间语言豪放、自然,且多有风趣幽默的口语。采用这样的‘天然丽语’创作的曲子才能顺应自然个性,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感情”,可见选项曲解文意,“燕赵之人慷慨豪爽的性情”只是来证明“这一带的民间语言豪放、自然,且多有风趣幽默的口语”,“元曲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的决定因素是“采用这样的‘天然丽语’创作曲子”。
C项,“元曲敢于直面人生中的诸多问题,激励中华民族不断追求进取,长期奋斗,创造伟业”张冠李戴。由原文第5段可知,应是元曲中渗透着的作家们的反传统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励中华民族不断追求进取,长期奋斗,创造伟业。
D项,“元曲中揭露阶级压迫、抨击封建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情绪的作品较少”扩大范围。原文为“正面揭露阶级压迫、抨击封建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情绪的作品较少”,选项中去掉了限定词“正面”。
故选B。
2. D D项,“马致远认为……”说法错误。文末引用马致远的套曲只是借用其说法,将元曲艺术比作“正补”诗歌史这一“墙头”的“青山”,以此肯定了元曲的地位和价值。并不是马致远的观点。
3. B A项,“元曲以后的文学形式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学和民间文学”曲解文意。原文第3段只是说“元曲……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学、民间文学”,这并不等于说“元曲以后的文学形式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学和民间文学”。
C项,“元曲衰落的原因在于,社会和作家个人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元曲陷入了纯文学的误区”曲解文意。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分析可知,元曲衰落的原因是它思想内容单薄,作家逐渐脱离人民群众的活,“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出现典雅化、纯文学的倾向”。另外,不能说“纯文学”是误区。
D项,“只要……就……”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今天,我们在促进诗词曲创作的繁荣的时候,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肯定元曲的地位和价值,扬其优点、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