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其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宋唐,兴盛于明清,清朝道光年间逐渐衰落。徽商以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经营项目多、兴盛时间长且崇尚文化为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防备蒙古残余势力,政府号召商人将粮食运往边境支援守军,政府发给盐引,到内地支盐行销。不少徽州商人千里迢迢不辞劳苦,运粮输边,为了国家的事业放弃了在当地的经商活动。到明中后期徽商又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及至近代徽商为了抵御外国入侵,仍踊跃捐资捐物。
南宋以后徽州朱子理学教育十分普及,朱子强调的“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徽州人不仅把“诚信”这种德行用于日常的待人接物,而且也把它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形成了讲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尊重消费者利益的以诚信为基本原则的商业道德。如婺源茶商朱文炽在新茶过期后总要注明“陈茶”以示诚信。徽商胡荣命注重信誉成功经商五十载,晚年还乡,有人要“以重金赁其肆名”,他断然拒绝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也?”
古徽州由于奉行朱熹的《家礼》,更是礼仪规范甚严,“君子好行礼让,小人自安耕凿,恭俭质直,有先民遗风”。徽州商人不仅很讲礼,而且也很讲“义”。在徽州,族田中就有为赡养本族中贫而不能自立者的义田,这些义田都是徽商义举捐赠。徽州商人刘淮,在外经商时购买并囤积了大批粮食,恰逢灾荒,他将囤积的粮食全部减价出售,同时还命人用自己的粮食施粥。他认为应该让老百姓度过灾荒,重新复苏,这才是大利。
徽商多“贾名而儒行”,抑或老而归儒,甚至从贾致富使“家业隆起”之后弃贾就儒。有的在从贾之前就曾知晓诗书,从贾之后尚好学不倦,蔼然有儒者气象。不少徽商还毫不吝惜地输金捐银,资助建书院兴私塾办义学,以“振兴文教”。
徽商对商业的执著和专注,在中国商业史上尤为罕见。许多人离家别妻,一年到头奔波于外。按照徽州的风俗,经营者一般每年回家探亲一次,然而那些离家远的三四年才能够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一次,探视之后又要出门继续经营生意。对于自己主持的商务如此,对于代他人主持的商务亦如此。这种敬业精神对于徽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注】盐引: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
婺源:婺源县当年归安徽徽州管辖,如今已划归江西管辖。
(节选自洪永平 裴德海《弘扬徽商精神与培育核心价值观》,2014年12月《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徽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徽帮是我国历史上旧徽州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兴盛时间长且推崇文化。
B.从明朝建立之初直到明朝中后期,徽商在朝廷号召之下全力支援朝廷守卫边疆。
C.徽商讲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尊重消费者利益的商业道德体现了朱子理学中的“诚信”理念。
D.徽商多崇尚文化,有的努力让自身具有儒者气息,不少人捐资办学振兴文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采用并列结构,依照时间顺序从古至今论述了徽商精神的几个特点。
B.文本重点论述了徽州商人的商业文化精神,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一些徽州文化。
C.文本立足于“徽商”对其概念及特点进行了论述,从中可见作者“弘扬徽商精神”及“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立场。
D.文本利用婺源茶商朱文炽标注“陈茶”、徽商胡荣命断然拒绝他人以高价租赁自己茶肆名号的例子,形象鲜明地再现了徽商的“诚信”经营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天我们要弘扬徽商精神,就不能忽视徽商那热心公益、诚信为本、重视文化素质等优秀思想文化。
B.古代徽州的文化受到朱熹理念的影响较深,“礼义、诚信”也都被徽州商人奉为圭臬。
C.徽商能成为中国历史上资本雄厚的商派之一,也得益于其诚实守信、贾名儒行和执著专注等文化特性。
D.“商人重利轻别离”是诗人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哀怨,但这也恰恰是徽州商人对事业的执著和专注的表现。
答
1.(3分)B(“在朝廷号召之下全力支援”不准确)
2.(3分)A(“时间顺序”错,混淆文本结构)
3.(3分)D(白居易笔下的“重利”无依据,在本文中没有对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