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2018年1月底,全国教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2020-07-16 18:18超越网

材料一:
2018年1月底,全国教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未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致力口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其意义之大,不同以往。
像这样的“大礼包”还有很多。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旨在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吹响了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集结号: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系教师待遇、教师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围已徐徐展开。
(摘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日报)2019年9月10日)
材料二:

2009--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变化趋势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你》,《光明日报》2019年9月10日)
材料三:
2009~2018年间,“语数外”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占比下降较为明显,由2009年的76.1%降至2018年的71.9%,下降4.2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出现了明显增长,由2009年的9.3%提高到2018年的14.0%,增加4.7个百分点。“语数外”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占比略有降低,由2009年的51.7%降至2018年的50.4%,下降1.3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9.5%增至2018年的11.0%,提高1.5个百分点。“语数外”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47.1%降至2018年的45.2%,下降1.8个百分点;“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合计提高1.7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像》,《光明日报》2019年9月10日)
材料四:
教师队伍活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另一方面参照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尝试建立评聘分开制度,能上能下。同时,可以尝试建立职级制,给教师职业成长创造更多机会。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类型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促进教师交流、竞争。试行新聘教师试用期考核制,激发新入职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新招聘教师必须有1-2年完整教学经历(待遇与正式教师相同),经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考核合格以上,才具备资格参加招聘考试和录用。
(摘自王标《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成就、经验与发展建议》)
4.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二可知,2009—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B.由图表可知,2018年,与初中和小学相比,我国普通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最大,人数最多。
C.由材料三可知,2009—2018年,“语数外”课程的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在不同教育学段均呈下降态势。
D.2009—2018年,“语数外”专任教师占比下降最多的、“音体美”专任教师占比增长最多的,都是小学教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的文件。
B.2015年审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目标是要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C.只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就能激发教师活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D.材料四建议,新聘教师若无教学经历,未通过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考核,则不能参加招考和录用。
6.如何建设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4.B(“人数最多”错。该图表仅反映占比,不反映具体人数。)
5.C(以偏概全。“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只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其中的一个办法。)
6.①政府出台政策,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待遇、教师发展等切身利益。②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③参照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尝试建立评聘分开制度。④建立职级制,给教师职业成长创造更多机会。⑤举办各种层次类型的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促进教师交流、竞争。⑥加强新聘教师试用期考核,激发新入职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