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边界》阅读答案-钱红莉

2019-09-09 15:39超越网

边界
钱红莉
①我家小区北边有一条长长的甬道,秘境一样的所在,适合散步或慢跑,四周被大树包围,柳、杉、杨、梧桐……一棵棵浓荫匝地。这几日,不远处荒坡上,有一蓬丁香开了。肥绿的叶子簇拥着一丛丛白花,是绢白色,比纯白更加耐人寻味。每天黄昏经过那里,无端冒出一句诗:丁香空结雨中愁。就一句,多一句,再也没有。
②丁香花期长,一直开着,自顾自的,也看不出寂寞来。今天微雨,早晨买菜的时候,又拐到盲道上疾行一段。远远淡淡地,雨中的丁香更好看了。恍惚间似乎懂得了那句诗的含义。
③古诗滋养人,她是女性的,一直居在身体里,在恰当的某一天某一时刻醒过来,忽然一把将你抱住,深深地蕴藉良久。
④有一天,买菜回来,把车在门口停妥当,抬头间,满眼皆绿——小竹林微微晃动的黄绿,身边草地憨实的深绿,萱草飘然物外的浅绿……又一句诗蹦出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乡村僻野的自然之景,隔着几千年的岁月,在我眼前重活过来。我家门前也有山的,几十座高山,并非青山,是钢铁铸造的三十多层高楼,跟我们小区里面的绿一点儿也不衬。孟浩然这句“绿树村边合”,真好,让人领受着清风徐来的自然律动。
⑤这自然界中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着律动,被我们一颗日渐粗糙的心忽略了,不易捕捉到而已。
⑥晚春,喜欢夜里在另一个小区的外墙外疾走,他们的围墙上攀的是蔷薇和忍冬,一墙粉红,间隔一墙米黄,简直有一份无缘无故的美。贴着墙根疾行,花朵的芬芳如潮水,一波一波把我淹没。有时,恰好有月,挂在不远处的树梢上,春天的月光是磨砂质地的,就那么飘然洒下,筛出了一地小碎花。我一个人默默走在花香里,走在月下,不知觉地跌倒在古诗的意境里……一次次,竟想不出一句好诗来比衬那些夜晚。但我一定知道她们依旧睡在我身体的某处,不过是被白天的庸常和辛苦屏蔽掉了而已。
⑦诗是中国文学的高峰,无论四言,五言,抑或七律,一律意象纷呈,边界宽广,张弛有度,可滋润,更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人一辈子也短,一辈子都用不完它,我们就死去了。
⑧古诗最大的特点———意在言外,以少少胜多多,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以,意蕴无穷。
⑨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多有张力,动静适宜,画面感、空间感应有尽有。最重要,句子瘦,富于骨感,瞬间立起来,经络毕现,轻声念一念,仿佛初夏一下扑到你怀里了,凉荫似海啊。短短十四字,道出了美的边界。
⑩一篇文章,最忌排比句,倒海翻山的,恨不得把《古辞源》里所有形容词搬出来,文章并非刷墙,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堆砌,做什么?都是无用功。所以,赋,总是为人所诟病,这种文体注定速朽。所有甜熟的东西,都是速朽的。
⑪孙犁怀念亡妻,短短千字,看得实在难过———纵然把曾经过往的悲欢苦辛甜蜜都隐去,却也如此意重情深。同样缅怀亡妻,梁实秋不然,洋洋三四万言,一针一线,密密缝,一点一滴,慢慢捻,到了后来,风烟俱尽,一股气眼见着,都散了……
⑫我们常常苦于眼高手低。
⑬眼,是眼界,是审美力、鉴赏力;手,是技术,锤炼的功夫。杜甫主张“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更悲辛的———两句三年得,欲语泪先流。李白翩然不同,你读他的诗,哪一首哪一句,不是如有神助?李白是天才,无须运用技术或锤炼的功夫。贺知章说他是谪仙人,一点不假。
⑭那么,写作需要技术吗?技术是努力的结果。写作拼的是天赋。
⑮假若天生手低眼高,会有什么样子的结局?——做评论家。一流的评论家,比如木心,他的原创欠火候,但他对于艺术的感知力领悟力一流。
⑯天才无须技术,天才的文章自然天成,比如李白、李贺、李商隐。
13. “古诗滋养人,她是女性的,一直居在身体里,在恰当的某一天某一时刻醒过来,忽然一把将你抱住,深深地蕴藉良久。”请结合①--⑥文意分析如何唤醒诗意。
14. 赏析文章⑪段的语言表达特色。
15. 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1)春天的月光是磨砂质地的,就那么地飘然洒下,筛出了一地小碎花。我一个人默默走在花香里,走在月下,不知觉地跌倒在古诗的意境……
(2)最重要,句子瘦,富于骨感,瞬间立起来,经络毕现,轻声念一念,仿佛夏天一下扑到你怀里了,凉荫似海啊。
16. 根据文章⑦--⑯的内容,探究题目“边界”的丰富意蕴。


13. ①亲身体验诗歌所描述的情境。②用柔软细腻的心灵捕捉诗情的律动。③摆脱庸常和辛苦,在闲适幽雅的环境中感受诗意。 
14. 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孙犁和胡适怀念亡妻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意在言外,以少胜多”语言风格的推崇,文段整散句、长短句结合,语言自然流畅。 
15. (1)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沉浸于春月夜花清幽意境的陶醉之情。(2)表达了作者对词作(词人)语言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张力(以少胜多,意蕴无穷) 
16. ①指诗歌的时空范畴,诗歌题材和意象极为丰富,可以滋润、影响人一辈子。②指诗歌的意境,古诗应该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让诗歌的意境清晰呈现,如在目前。③指眼界,诗人的审美力和鉴赏力要和语言运用、锤炼功夫相匹配。

【13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概括文意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研读题干中的这句话,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重点阅读①--⑥节,分析文意,抓住其中能唤醒诗意的办法。题干中“古诗滋养人,她是女性的,一直居在身体里,在恰当的某一天某一时刻醒过来,忽然一把将你抱住,深深地蕴藉良久。”一句是为了引出问题,可直接抓住第二句审题。第一节中,作者去小区附近散步,“每天黄昏经过那里,无端冒出一句诗:丁香空结雨中愁。” 说明要亲身体验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之美。第五节说“这自然界中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着律动,被我们一颗日渐粗糙的心忽略了,不易捕捉到而已”,说明要用柔软细腻的心灵捕捉诗情的律动。第六节“我一个人默默走在花香里,走在月下,不知觉地跌倒在古诗的意境里……一次次,竟想不出一句好诗来比衬那些夜晚。但我一定知道她们依旧睡在我身体的某处,不过是被白天的庸常和辛苦屏蔽掉了而已。”表明要摆脱庸常和辛苦,在闲适幽雅的环境中感受诗意。
【14题详解】
该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赏析画线的句子,答案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概括,手法,效果。解答这种题型的通常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法,效果作用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这段文字中,作者将孙犁怀念亡妻“把曾经过往的悲欢苦辛甜蜜都隐去”却“如此意重情深”和梁实秋写缅怀亡妻的文章 “一针一线,密密缝”“到了后来,风烟俱尽,一股气眼见着,都散了”进行对比。“一针一线,密密缝”比喻梁实秋写缅怀亡妻的文字细腻详尽。从句式上分析,该段文字,长短句相结合。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把握情感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将需要理解的句子放入语段进行分析理解。(1) “磨砂质地”“飘然洒下”“筛出了一地小碎花”,细腻描写春天晚上的月光,表现春月夜花清幽意境,“走在月下,不知觉地跌倒在古诗的意境”表现作者的陶醉之情。(2)句内容是对前面所引用诗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赏析,“句子瘦,富于骨感,瞬间立起来,经络毕现”则表现作者对词作语言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张力的欣赏。也可以借用第八节中的“意在言外,以少少胜多多……意蕴无穷”来表达。
【16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的探究标题意蕴的能力。分析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其比喻义,如此即可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本题要求结合⑦--⑯节的内容,探究题目“边界”的丰富意蕴。第七节说“诗是中国文学的高峰,无论四言,五言,抑或七律,一律意象纷呈,边界宽广,张弛有度,可滋润,更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可理解出“边界”是指诗歌的时空范畴,诗歌题材和意象极为丰富,可以滋润、影响人一辈子。第八节“古诗最大的特点———意在言外,以少少胜多多,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以,意蕴无穷。”可总结出,“边界”是指诗歌的意境,古诗应该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让诗歌的意境清晰呈现,如在目前。第十三节中“眼,是眼界,是审美力、鉴赏力;手,是技术,锤炼的功夫。”又以杜甫和李白创作诗歌为例,表明“边界”是指眼界,强调诗人的审美力和鉴赏力要和语言运用、锤炼功夫相匹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