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五月艾香》阅读答案-叶剑秀

2019-09-05 22:07超越网

五月艾香
叶剑秀
①五月,是个吉祥的月份,也是艾香恣情的季节。
②艾草,这种略显俗气的野生植物,有着独特的气韵,在人们的血脉里流淌了数千年可谓摇曳生姿、慰藉生灵。每年惊蛰前后,艾芽破土拱出,顶开头上厚实的沃土,开始迎接春风的洗礼。艾草的嫩苗为绿色,半月后呈灰白色。叶片椭圆,形似玉指伸展,饱满莹润。月余时间便长成了,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沟坎河畔、房前屋后、路旁荒郊,随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扛扛、争相拔节。
③艾草的素幽清香,一直氤氲在遥远的记忆里,并牢固地生长在每位故乡人的心头上。
④祖先的文字里,早已把艾草与人的生命连在一起。据《本草钢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岁时广记》中记载:“艾草能灸百病。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叶背苗短者为佳。五月五日采曝干作煎。勿令见风,经久方可用。"《孟子》亦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据说扁鹊、华佗针灸病人时,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病者的穴道,可见用陈艾灸病,效果甚优。
⑤艾草是一种最早与人类肌肤相亲的植物。出生三天的婴儿,用艾草熬水洗浴,据说可以祛瘴气禳胎毒、避瘟驱邪。原本弱小的生命,经受人生的这第一次洗礼,一生茁壮少疾。若家中的老人患有眼疾,用五月带露的艾草在锅里煮沸后温熏洗,不几日眼睛便觉清凉舒适,疲倦与模糊也烟消云散。除了药用,艾草还可食用。艾草煮鸡蛋,清香可口,有清火消炎之功效;风寒感冒,用晒干的艾叶熬茶,连续喝上几天,感冒便不日而愈;在缺医少药、囊中羞涩的年代,正是这种野生野长的草科植物为人们除病去灾,成为寻常人家生活中的必备之物。
⑥经世流年,岁月如歌,乡下人与艾草的不渝情感,演绎成亘古不变的风俗,延续至今。⑦“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⑦这一天人们要上山采艾草,回来插于门楣,就像贴上一道灵符,趋利避害、招纳百福。这一插,就是上千年。那一束束斜插在檐下的艾草,卷起暗绿的叶子,露出银白的叶背,散发着草药味的清香,守护一方人平安,保佑一家人健康。
⑧神奇的功效赋予艾草一种独特的浪漫情怀。《诗经》里有如是佳句:“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多么缠绵热烈的爱意啊!想念挚爱的恋人,竟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年之境。这思念里虽有艾草淡淡的清苦,也有艾草执着的醇香--原来,艾草竟是清纯浪漫的爱情象征。
⑨艾者,爱也。端午插艾,不仅是文化和习俗,更是家乡的味道。那艾香弥漫,恍若散发着母体的奶腥和温馨,从遥远的故乡飘来,浸润着游子的身心。于是,心中深切的祈愿和殷殷的牵挂,凝结成对母爱的期待,在故乡袅袅的炊烟里轻语呼唤。
⑩艾香的温丽,不仅让我们记住一个神圣的节日,更有对故土和母亲的深深眷恋。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0.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B. 艾草因为可食用,可药用,成了现在人们生活的必备品。
C. 艾草淡淡的清苦和执着的醇香象征了清纯浪漫的爱情。
D. 文章题日为《五月艾香》,是为了强调艾草生长的季节。
11. 本文写到了有关艾草的哪些内容?
12. 结合语境,品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随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扛扛、争相拔节。
13. 作者在文末说:“艾香的温丽,不仅让我们记住一个神圣的节日,更有对故土和母亲的深深眷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本文第⑦段写到了端午童谣中插艾叶的习俗,请你写一段关于端午“吃粽子”或“看龙舟”的文字。(要求:字数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
10. C 11. ①文中写了艾草破土而出,恣情生长的情态;②艾草在缺医少药、囊中羞涩的年代为人们除病去灾;③艾草与寻常人家生活密切相关;④端午插艾草的习俗延续至今;⑤古人赋予艾草独特的浪漫情怀。
12. 示例:此处作者使用了连续的叠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丛丛、一簇簇”的叠词渲染了艾草遍地,繁盛茂密的样子。“挤挤扛扛,争相拔节”又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艾草生机勃勃的情态。
13. 示例:在作者笔下,艾草这种常见的野生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为人类造福,与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成了中国的独特习俗和文化符号。看到艾草,闻到艾香,自然就想起亲人和故乡,想起儿时熟悉亲切的一切。所以,作者喜爱、想念艾草,实际也是表达了对故土和母亲的深深眷恋。
14. 端午时“吃粽子”或“看龙舟”的习俗任选其一,可适当借鉴第⑦段,能写出端午“吃粽子”或“看龙舟”的特点。

【解析】
【10题详解】
C项对文章的理解正确。A原文:《孟子》亦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B“成了现在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夸大其词。D文章题目“五月艾香”,是文章描写的对象,突出“艾草”千百年来为人类造福和对人们对“艾草”的喜爱之情。
【11题详解】
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第2段写了艾草破土而出,恣情生长的情态;第4段写艾草在缺医少药、囊中羞涩的年代为人们除病去灾;第5、6段写艾草与寻常人家生活密切相关;第7段写端午插艾草的习俗延续至今;第8段写古人赋予艾草独特的浪漫情怀。
【12题详解】
赏析文句。能判断出语言特点(叠词、拟人)并能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作用。如“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扛扛”为叠词的使用;“随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使用了拟人修辞。作用可分别从渲染了艾草遍地繁盛茂密的样子和展现了艾草生机勃勃的情态两个角度作答。
【13题详解】
考查语句的含意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一定抓住文中所描述的艾草的特点,联系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艾草千百年来为人类造福,与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看到艾草,闻到艾香,自然就想起亲人和故乡。所以这句话表达了对故土和母亲的深深眷恋。作答时一定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
【14题详解】
题干要求写一段关于端午“吃粽子”或“看龙舟”的文字。考查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要读懂原文,依照原文第7段描写插艾叶的习俗的方法,写出端午“吃粽子”或“看龙舟”的特点即可。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答案比较开放,所描写的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