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雨后虹》阅读答案-徐志摩

2019-06-22 11:40超越网

雨后虹
徐志摩
①有一天我正在房里看书,列兰跑来说天快打阵了。我一看窗外果然完全矿灰色,一阵阵的灰在街心里卷起,路上的行人都急忙走着,天上已经叠好无数的雨饼,只等信号一动就下。我赶快穿了雨衣,飞快向校门赶去。我到校门的时候,满天几乎漆黑,雷声已动,门房迎着笑道:“呀,你到得真巧,再过一分钟,你准让阵雨漫透!”我笑答道:“我正为要漫透来的!”
②我一口气跑到河边,四围估量了一下,觉得还是桥上的地位最好,我就去靠在桥栏上等。我头顶正是那株靠河最大的橘树,对面是棵柳树,从柳丝里望见先华亚学院的一角,和我们著名教堂的后背;两树的中间,正对校友居的大部,中隔着百码见方齐整匀净葱翠的草庭。康河左岸的牧场上,依旧有几匹马几条黄白花牛在那里吃草,啮齿有声,完全不理会天时的变迁,只晓得勤拂着马鬃牛尾,驱逐马蝇牛虫。草地上有三两只小雀,不时地跳跃;平常高唱好话者黑雀却都住了口,大约伏在窠里看光景了。
③(A)记得,桥上有我站着
④来了!雷雨都到了猖獗的程度,只听见自然界一体的喧哗;雷是鼓,雨落草地是沉溜的弦声,雨落水面是急珠走盘声,雨落柳上是疏郁的琴声,雨落桥栏是击草声。
⑤西南角,正对校友居的云堆里,不时放射出电闪,穿过树林,仿佛好几条紧缠的金蛇,一直打到教堂的颜色玻璃和校友居的青藤白石上,像几条铜扁担,同时打一块磨石大的火石,金花四射,光景骇目。
⑥雨怒注不休。云色虽稍开明,但四围都是雨激起的烟雾苍茫。我仰庇橘老翁的高荫,身上并不大湿,但桥上的水,却分成几道泥沟,急冲下来。(B)而那边牧场方才不管天时变迁尽吃的朋友,此时也躲在场中间两枝榆树底下,马低着头,牛昂着头,在那里抱怨或是崇拜老天的变怒。
⑦雨已经下了十几分钟,益发大了。雷电都已经休止,天色也更清明了。但我所仰庇的橘老翁,再也不能继续荫庇我,他老人家自己的胡髭,也支不住淋漓起来,结果是我浑身增加好几斤重量。有时作恶的水一直灌进我的领子,直溜到背上,寒透肌骨;桥栏也全没了,我脚下的干土,也已经渐次灭迹,几条泥沟,已经迸成一大股浑流,踊跃进行;我的身体越来越重,连胫骨都湿了。到这个时候,初阵的新奇已经过去,满眼只是一体的雨色,满耳只是一体的雨声,满身只是一体的雨感觉,头上的方巾已成了湿巾,前后左右淋个不住,倒觉得无聊起来。
⑧但我有希望,西天的云已经开解不少,露出夕阳的预兆,我想这雨一停一定会有奇景出现—我于是立定主意和雨赌耐心。我向地上看,看无数的榆钱在急涡里乱转,还有几个不幸的虫蚁也葬身在这横流之中。但雨还是倒个不住。
⑨又过了足足十分钟,雨势方才收敛。满林的鸟雀都出了家门,使劲地欢呼高唱。此时云彩很别致东中北三路,还是满布着厚云,并且极低,似乎紧罩在教堂的H形尖阁上,但颜色已从乌黑转入青灰,西南隅的云已经开张了一只大口,从月牙形的云絮背后冲射出一海的明霞。
⑩未雨之先,万象都只是静,现在雨一过,风又敛迹,天上虽在那里变化,地上还是一体的静。阵雨前的静,是空虚空实的现象,是严肃的静,这静是大动大变的符号先声,是火山将炸裂前的静;阵雨后的静不同,空气里的浊质,已经彻底洗净,草青树绿经过了恐怖,重复清新自喜,益发笑容可掏,四围的水气雾意也完全灭迹,这静是清的静,是平静,和悦安舒的静。在这静里,流利的鸟语,益发调新韵切,宛似金匙击玉罄,清脆无比。我对此自然从大力里产出的美,从剧变里透出的和谐,从纷乱中转出的恬静,从暴怒中映出的微笑,从迅奋里结成的安闲,只觉得胸头塞满——喜悦,惊讶,爱好,崇拜,感奋的情绪,满身神经都感受强烈痛快的震撼,两眼火热地蓄泪欲流,声音肢体都随身旁的飞禽歌舞。
⑪我正注目看西方渐次扫荡满天云锢的太阳,偶然转过身来,不禁失声惊叫。原来从校友居的正中起直到河的左岸,已经筑起一条鲜明五彩的虹桥!
(选自《徐志摩散文精读》有删改)
【注释】①徐志摩:嘉兴海宁人,曾用笔名南湖、诗哲等。1921年赴英国留学,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本文所叙看“雨后虹”即为发生于留学期间的真实故事。林徽因曾问他怎么知道准会有虹,他得意地笑着说:“完全诗意的信仰!”②打阵:方言,指下雷阵雨,
10.默读文本,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11.小舟想以本文为例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他列了个简要的提纲,并就“铺陈”这一特点找了三个例句。请你先帮小舟判断例句选择是否正确,再选择其中正确的一句进行赏析。(4分)

12.小嘉对文中几处语句从结构、选材、遣词造句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有价值的质疑。请你也在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写一个质疑式批注。(2分)
13.同样是被暴雨漫透,为什么徐志摩说“我正为要漫透来的”,而祥子却“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请你联系文本和《骆驼祥子》进行比较探究。(5分)


10.(3分)①新奇兴奋,渐至无聊②雨势收敛,万象安静  ③雨停日现,筑起虹桥
11.(4分)
例2和例3正确,例1不正确。
示例1:例2句运用铺陈手法,从雨的不同落点来写,生动地写出了雨落地时的情态和声响,
渲染了雨声之大,雨势之“猖獗”,富有表达上的激情美和形式上的音韵美。用语典雅,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雷雨到来的欣喜。
示例2:例3句运用铺陈手法,从“满眼”“满耳”“满身”反复渲染,从视觉、听觉、触
觉多角度描绘,强调作者满身湿透的情景,写出了暴雨之大,富有表达上的激情美和形式上的音韵美。同时也与开头“我正为要漫透来的”相呼应。
12.(2分)本题采用分层评价。
第一层级:能抓住句子特点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等,体现高阶思维。(2分)
示例1:上文已经交代“我”“靠在桥栏上等”,A句删去也不影响文意的表达,但作者特意让这句话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示例2:A句中的“记得”一词很突兀,是对谁而言?为何要特意强调“有我站着”呢?
示例3:B句中写马和生吃草前面说“躲”,后面又说“崇拜”,是否自相矛盾?
示例4:作者已经写了鸟雀在雷雨前后的表现,B句再写马牛是否多余?
示例5:我认为B句逻辑不通,“老天的变怒”怎么会让人产生“崇拜”之情?
示例6:B句中的“抱怨”和“崇拜”应该是作者移情所至,他为什么不写成马和牛都是抱
怨或者都是崇拜呢?
第二层级:对句子的内容有所涉及,但思维含量不高,提问程式化。(1分)
示例1:A句写我在桥上站着有什么作用?
示例2:B句描写马和牛在吃草是否多余?
第三层级:问题毫无价值,只是用了一个问句,体现不出思考的痕迹。(0分)
示例1:A句,我在干什么?
示例2:B句写了什么?
13.(5分)本题采用分层评价
第一层级:能综合人物形象和文本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理解正确,且有观点提炼。(5分)
示例:徐志摩和祥子的追求不同,导致他们对雨的体验各异。徐志摩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且追求自由,热爱自然,他以审美的诗意的眼光观照自然界的雷雨,怀着
对自然最热诚的信仰,感受到动物们在恐怖自然力量面前的臣服,而这份极致的力量带给他哲理的思考和强烈痛快的情绪体验,使他喜悦、崇拜、感奋、震撼,所以他是主动迎接雷雨的到来。而祥子原本只是想凭自己的力气谋生,但当时他已经历大兵劫车、孙侦探诈骗、虎妞骗诱等,与命运的抗争多次失败,他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单薄无助,对理想的信念已不再坚定,无力和社会抗争。
第二层级:结合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但还没有形成整体认识;或思考较为深入,但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4一3分)
示例1:徐志摩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且追求自由,热爱自然,他以审美
的眼光观照自然界的雷雨,体验到喜悦、崇拜、感奋等情绪,自然不惧风雨。而祥子当时已经历多次希望的破灭,对生活已经没有了多少信心,因此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助。(4分)
示例2:徐志摩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热爱自然,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而祥子已遭受多次打击,因此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助。(3分)
第三层级:仅从单个角度回答,思维相对肤浅。(2-1分)
示例1:徐志摩热爱自然,觉得雨中的情景很美;雨中拉车虽然很辛苦,但祥子为了生存,
只能在水里拼命。(2分)
示例2:徐志摩喜欢淋雨,祥子拉车很累,在雨中感到寒冷。(1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