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赵瑜《清澈》阅读答案

2024-03-28 22:02超越网

清澈
赵瑜
抵达贵德以后,我开始思考一条江河的命名问题。
黄河,以水的颜色呈混浊的黄色而得名。这样的命名充满了地域的局限。向上游走,发现,在青海的贵德,黄河是清澈的。
同行的人拍视频抒情,说,黄河真绿啊。竟然像一个语病。
我便拍照。拍完照,在相机里看到了清澈的黄河,觉得水流和人一样,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性格,
一行人,都在贵德的尕让乡松巴村附近取了一小瓶水。我搜了一下,我所在的位置距离我的家乡兰考县有一千五百多公里。
如果我不取这样一小瓶水,这些水迟早也会流向我的家乡。只是,这些清澈的流水,从青海省流出,要走五千公里的水路,才能抵达我的家乡。
如果一个人,从青海奔波,走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那么,这个人还是在青海时的那个人吗?是的,没有变。而水呢?这些水融入黄河里,流经河套和山区,过四川,入甘肃,再过宁夏进入内蒙古,①_“几”字形在内蒙古境内写完,转入陕西和山西,才能进入河南。
我与黄河的关系,在青海变得模糊了。②黄河给了我什么?
黄河距离我的童年相当远。我所生活的乡村是黄河的支流,那些小河和池塘装满了20世纪80年代的蛙鸣。但是,我以及我的父母亲,从来没有觉得黄河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因为,每一年,春夏或者初秋,需要浇地的时候,我所生活的乡村缺水。河流里没有水,父亲便拉着水去浇地。装水的设备是一个厚塑料袋。因为架子车并不平整,路也是泥洼路,所以,拉水的时候,装水的塑料袋会被架子车刺破。每每这个时候,我便派上了用场。父亲在前面拉车,小小年纪的我,坐在车子上,用手抓住向外溢水的地方。
而作为孩子的我,最关心的是,那个水袋子里,有时候会有两三只蝌蚪。我求着父亲用舀水的马瓢盛着那几只小蝌蚪,等再去家后面的大坑里装水的时候,将蝌蚪放进水里。
夏天的大雨将村庄里的人赶到了房间里,村子里唯一的一口井,便会被大雨灌满。青蛙、树枝以及废弃的衣物会落入井里。
有时候,大人们会用铁桶将井里的东西全都打捞出来以后,再往家里的水缸里挑水。
刚打上来的井水,孩子们若是想喝,大人们往往会让孩子等一等,说是要澄一澄,澄清了,水才能喝。
河里有了水,水从我们村庄流向别的村庄,再从别的村庄流向更遥远的村庄。我们在河里,淘洗割的草,在河里将夏天打发掉。有时候,我们跟着流水跑,想看看,这条河流到了多远的地方。直到我们累得趴下了,才发现,河流仿佛是没有尽头的。
这是河流给我最初的教育。
第一次见黄河水,却已经是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学,在离家乡不远的小城,黄河就在城北不远处。
我们一群写诗的人,去黄河边上找诗句。
一群人,带了米,带了锅,带了几根胡萝卜。
我们在黄河滩上支起了一口锅,捡了干枯的芦苇,用黄河水煮了一锅米饭。果然,黄河水是黄的。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黄河,河面安静,有水鸟,也有船只。
黄河从此不只是幼年时的想象,不仅被我们写成了诗句,还煮成了一锅饭,吃到了胃里。那米粒有黄河水的味道,碱性的黄河水适合煮饭,黏稠,混浊,还有一种母亲的味道。说黄河是母亲河,更多的是黄河水养育了岸边的人。
因为河里有鱼,河水澄清了,可以煮饭、洗衣,也可以洗干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工作以后,我看了长江,见了大海、高原上的湖泊,还会坐邮轮出国旅行,都是在水上。我的认知的部分,一点点地扩大,从乡村的河流开始,我一步步走到了海边。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无论我多么愿意承认自己的改变,我几乎欢呼自己对故乡的背叛,但是,有一点,我无法摆脱,那使是,我对水的认知。或身体里,最初的水,是黄河里的水。③如果说人的身体是一个地域,那么,黄河就是我的水土。黄河被我随身携带,成为身份里的一弯流水,一声蛙鸣。
不论我走多远,内心里的黄河都是混浊的。那种混浊感,在幼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种肤色,或者是思想的烙印。而成年以后,每一次从家乡出发,向中国的各个地方行走,交谈,饮食,我才能感觉到,我的局限是黄河,我的判断的依据是黄河边上的庄稼,而我的人性的底色,是在黄河边生活了大半生的父母亲的有限。
灵魂在哪里,需要黄河流域的人不停地出走,才能找到。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只生活在黄河岸边,我个人觉得,他们会被黄河捆绑。
然而,在贵德,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清澈的黄河水,人生的某个逻辑仿佛一瞬间被瓦解。
④碧绿的黄河,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我思想的黑洞里。让我知道,事物的多重面向,以及,多个段落。
而我,生活在黄河中下流域,如果不来看一看贵德的黄河,便不知道,黄河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面貌。而这个世界,所有的真相,也都和黄河的段落一样,有多种描述。
所以,当我将那一小瓶碧绿的黄河水,写上标签放进盒子里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我放的不只是数滴清澈的黄河水,而是一段证据。
那些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看不到的真实,那些在家乡的地域里,我们想象不到的万物的长短,如今,都被我装进了那个小瓶子。
贵德,松巴村,清澈的黄河水,还有我仿佛已经理解的世事变化,都在这一段河流的清澈里找到了答案。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青海贵德,黄河的水是清澈的,这颠覆了“我”从小以来的认知,从而对黄河的命名产生了新的思考。
B. 父亲用架子车带“我”去拉水时,让“我”用手抓住塑料袋溢水的口子,这些温馨的童年回忆充满童趣。
C. 看江河湖海,坐船出国旅行,使“我”的眼界不断开阔,见识也不断增长,但依然很难摆脱对水的认知。
D. 黄河的混浊感在“我”的外表和思想上打下烙印,影响着“我”成年后行走的判断,成为“我”的局限。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运用一个“写”字,既把黄河拟人化,又吻合黄河水流形成的“几”字的形状,生动巧妙。
B. 句子②承接上文对黄河的思考,用问句引出下文“我”对黄河认识变化的叙写,过渡自然,引起注意。
C. 句子③将“我”的身体假设为一个地域,黄河是其中的“水土”,以此凸显黄河对“我”的重要性。
D. 句子④将“碧绿的黄河”比喻为“光”,将思想的阴暗面比喻为“黑洞”,连用两喻,具体而生动。
8. 到贵德之前,“我”对黄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9. 文章标题“清澈”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
6. B
7. D  
8. ①从童年时对黄河感觉遥远陌生到上大学时对黄河像对母亲般亲切依恋。
②再到工作后想摆脱黄河的捆绑,打破黄河的局限。
9. ①青海贵德的黄河水是清澈的。
②澄清的河水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变得干净。
③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变得清晰。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温馨的回忆充满童趣”错误,从原文“需要浇地的时候,我所生活的乡村缺水”及下文对缺水生活的记述等看,“我”的童年生活并不是“温馨”的,父亲拉车运水浇地表现的反而是生活的艰辛。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D.“将思想的阴暗面比喻为‘黑洞’”错误,“黑洞”比喻的是“我”思想上认识的不足或局限。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章情感的能力。
最初对黄河的认知是“黄河距离我的童年相当远。我所生活的乡村是黄河的支流”“有时候,我们跟着流水跑,想看看,这条河流到了多远的地方。直到我们累得趴下了,才发现,河流仿佛是没有尽头的”“这是河流给我最初的教育”,此时我对黄河的情感是感觉陌生而遥远。
真正见到黄河时,由原文“第一次见黄河水,却已经是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学,在离家乡不远的小城,黄河就在城北不远处”“黄河从此不只是幼年时的想象,不仅被我们写成了诗句,还……还有一种母亲的味道。说黄河是母亲河,更多的是黄河水养育了岸边的人”“也可以洗干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可知,上大学时,黄河已经不是幼年时的想象,而是像养育我的母亲一样,还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我对黄河有了依恋和虔诚的敬仰。
工作以后,我对黄河的认识是:“我的认知的部分,一点点地扩大”“我无法摆脱,那使是,我对水的认知”“不论我走多远,内心里的黄河都是混浊的”“的局限是黄河,我的判断的依据是黄河边上的庄稼,而我的人性的底色,是在黄河边生活了大半生的父母亲的有限”“灵魂在哪里,需要黄河流域的人不停地出走,才能找到。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只生活在黄河岸边,我个人觉得,他们会被黄河捆绑”。由此可知,我视黄河为捆绑、局限,想要挣脱、打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标题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从文章结构和内容看,“清澈”是散文的线索。散文是由贵德黄河水的清澈引发感慨来记述不同时期对黄河水的认识和情感的,所以文章里的“清澈”,首先是它的表层含义,即青海贵德的黄河水是清澈的。
从文章情感看,文章中有对黄河水的歌颂,“因为河里有鱼,河水澄清了,可以煮饭、洗衣,也可以洗干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可见“清澈”象征了黄河的精神品格,澄清的河水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变得干净。
从文章的主旨看,“我与黄河的关系,在青海变得模糊了。黄河给了我什么?”“碧绿的黄河,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我思想的黑洞里。让我知道,事物的多重面向,以及,多个段落”前后呼应,揭示了散文的主题:“我仿佛已经理解的世事变化,都在这一段河流的清澈里找到了答案”。也就是说“我”对黄河的认识,从童年的陌生、大学的依恋到工作的摆脱,也体现了我世界观的变化,“清澈”是指“我”清晰地认识了自己和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