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本一:马列公园赋阅读答案-粱衡

2022-01-29 14:50超越网

文本一:
马列公园赋
粱衡
    ①与颐和园只一路之隔,还有一座园子,也极大,极美,且又极静。论风景,在北京西郊也是一个数得上的去处。她的正式名字叫中共中央党校,但这严肃的称谓并不能掩盖她美丽的容颜。我从心里叫她马列公园。
    ②说是公园,是因为她有山、有水、有湖,有亭、有桥、有榭,但最多的是花、草、树。这里的花从春到秋是相连不断的。春寒未尽时便有迎春,灰褐的枝条上还未及吐叶,就先缀上一串串黄黄的花瓣。还有玉兰,干硬的枝干还没有被春风吹软,便爆出了一个个拳头大的花朵。让人想到那接力赛中跑第一棒的运动员,人还未到便急着将棒伸出,就抢这一刹那的春光,好个春的使者。接着是紫牡丹、红芍药、丰腴的木槿、恬静的桂花,直到秋霜已降,白色的玉簪花才用她那细嗅又无的寒香一收全年的色味。花之外便是草,一色碧绿铺满除却房和路的各处。草地上有树:杨可参天,柳拂人面,松柏、银杏、古槐及核桃、柿子等果木,或随路延伸,或依山起伏,或在湖畔水边成林。总之是一片海绿的波涛,翻腾着一直溢到园子的外面。
    ③这绿色波涛间屹立着两座岛,就是门前的主楼和广场前的礼堂。主楼是用一色青石起座,直上七层,石条又故意不打磨平整,粗犷凝重,像一个巨人敞露出结实的胸膛和坦荡的襟怀。顶层却用黄色琉璃制成柱檐,夕阳中与对面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交相辉映。这是
一座极富民族特色的建筑,城堡式的厚重,宝塔式的庄严,殿宇式的高朗,两侧的附属建筑又是曲折而成廊式的天井。礼堂则一色黄砖,中高三层,两翼平展,全用拱顶,敞亮大
方。这是全校上课和集会的中心。主楼与礼堂外便是散布于园中各处的楼,都不高,大多是三层,就更被埋在绿荫之中,像是海面上时隐时现的礁岩。
    ④到这里学习的人都是来自紧张的第一线,难得有这样一个环境对过去作一番反思。
因此,在园子里散步便是最好的享受。四周繁花压枝,绿柳拂面,鸟雀并不怕人,在枝头和草坪上自由地嬉戏。这恬静使人舒坦、使人松弛,人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回旋余地。每当我在园子里,头发触着轻柔的柳丝,或仰面感慨白杨的伟岸时,我就想起,我们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时候,将树砍了,锅砸了去炼钢,“左”得多么可笑,那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摔的第一个大跟头啊。第二个当然是“文化大革命”了。我默默地徘徊在主楼下,抚摸着那凸凹不平的青色石面,这个屹立的巨人曾经历了多少风和雨!
    ⑤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动之后必有大静。革命需要刀枪剑火,需要流血流汗,但更需要理论,更需要思考。只有1848年的欧洲革命而没有大英博物馆里被马克思的双脚磨下的沟痕,便没有马克思主义;只有太行山上呼啸的大刀、江南新四军尖利的枪声而没有延安窑洞里的整风学习,便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革命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安静,安静不能没有绿荫。美术家早有定义:红是暖色,是亢奋,是激烈,是胜利;绿是冷色,是沉着,是冷静,是思考。所以这处园子里的绿绝不是一般公园的柳浪闻莺,供情人掩身,供儿童嬉戏。她已超出物而有了理的含义。相对于火热,她表现为冷静;相对于喧闹,她表现为沉思。
    ⑥春天,当大地还没有苏软自己冻僵的身子,园子里的垂柳便在河边、楼旁似有似无地描出一条条绿线,指示着理想,预告着生机。夏日,暑热蒸腾,沿着几条主要的路,白杨挺起伟岸的身躯,筑起一道道绿墙,如墨如黛,这时你在树下漫步会感到沉稳坚实。但最耐人寻味的是松柏的绿了。当秋阳中落叶树只剩下一片静劲的疏枝时,油松、雪松、龙柏、冷杉等便一起收紧它们的针叶,仿佛将这园子里四季的绿色都收在它们身上,在秋的萧疏与冬的料峭中显出一种刚毅的气质。特别是主楼后面广场上的那一片翠柏,更有一种庄严的肃穆笼着它那深深的凝绿。如果说绿色是生命的结晶,这片翠柏简直是思维的凝聚。它们盘地而起,每一棵都如塔如钟,贮满沉思,然后又渐渐收拢枝叶,束成一长矛似的尖顶,带着一种神圣的启示直向云天刺去。欧洲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便是以它特有的尖顶把人的思想引向天界,我不知那建筑师是否受过这种树的启发,只是我一到树下便真的做着天上之想了。我想到马克思的在天之灵可知道他的伟大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可知道这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艰苦与不易?这时隔着树林,透过这层肃穆的绿,再看主楼那庄严的青,更感到路虽漫漫兮,我们终将胜利。
    ⑦多么美丽的园子啊,一片圣洁的绿海里藏着一块红色的理论阵地,这大约正是辩证的统一。一个人经过几天的劳累,尚且希望到公园的绿椅上小憩一会儿,何况我们一个伟
大的党呢?她风尘仆仆,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一程又一程的长征,是该有一处浓荫能让她和她的儿女们歇歇脚,擦把汗,想想来路,再计划一下前程。马列公园,你该有这么多的鲜
花,这么多的绿。
文本二:
    我认为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这样笔者才吐而后快,读者才开卷有益。虽然散文也可以描写风景、事件,传递信息、知识等,但这都不是目的。因为,如果仅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文体完全可以胜任。在散文中风景、事件、知识等只是一种载体,最终它还得落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思想和美感上。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许这两者兼有,也许各有侧重,或者独居其一。但是如果两者皆无,就不是文章,不是文学,只是一篇平实的应用文,或者弄噱头的巧文。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
    (节选自梁衡《我的散文观》)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共中央党校既是马列主义的“红色阵地”,又有公园一般旖旎的风光,作者将“公 园”和“马列”联系在一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马列公园景物众多,作者却着力突出满园的“绿”,而“绿”和“静”又有着相通之处,巧妙地将文意引向思辨的层次。
C.  第⑤段中作者阐述了“闹”与“静”的辩证内涵,并列举马克思的脚印和延安整风运动的事例,证明革命不能没有思考,思考不能没有绿荫。
D.  马列公园的绿荫不是儿童玩闹的场所,而是伟大的党冷静思考的地方,奋斗的征程中,需要停下脚步,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教训。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篇提到颐和园,点明马列公园的位置,“也”字突出“极大”“极美”的马列公园可以和颐和园媲美。
B.  作者对公园中的山、水、湖、亭、桥、榭等寻常景物一笔带过,着力描写花、草、树,生机无限,体现了作者的巧思。
C.  第④段作者由公园的景物联想到新中国所经历的风雨,景物的恬静与时代的创伤形成反差,为下文说理做了铺垫。
D.  文章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由虚入实,内容丰富。
8.文章第②段与第⑥段都描写公园内的景物,但未有重复赘余之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9.文本二指出,“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求美求新”这一主张的。(6分)
 

6、C(“思考不能没有绿荫”错,太绝对。)
7、D(“由虚入实”错,应为“由实入虚”。)
8、(1)第②段侧重描写马列公园中的花、草、树,以花为描写重点,突出公园的美丽(2分);
(2)第⑥段侧重描写马列公园四季的绿色,突出这片“绿海”里蕴藏的思想,升华主题。(2分)
(3)前后景物照应,结构严谨(1分);将写景、抒情、言理完美融合。(1分)
9、(1)景物美:作者抓住公园中的花草树的特点进行描写,绘形绘色,将园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2分)
(2)语言美:排比,对偶的大量使用,使文章有了“赋”的特点,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2分)(如果答: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用词准确传神,举例分析也可给分。)
(3)思想新:作者在描写马列公园景物的同时,传递了新的有个性的思想:革命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安静,安静不能没有绿阴。(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