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嘲红木犀①
(宋代)辛弃疾
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②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③。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注释】①一作“赋红木犀”。
②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被迫担任金朝的开封知府。故其少年时能有机会进入北宋旧宫观赏。后追记当日印象而作此词。
③释晓莹《罗湖野录》载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当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乃曰:‘闻木犀香乎?’公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公欣然领解。”
15. 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元盛日”“凝碧池上”借唐喻宋,以宫中花木繁盛、桂影重重谓北宋盛时,正面描写出北宋的繁荣昌盛,有以小见大之意。
B. 木犀、金粟都是桂花的别名,“十里芬芳”写桂花之多、桂花之香;“一枝金粟”写桂花耀眼出众,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
C. 下片正面赋写红木犀“天姿冷淡”,谓其天然而不艳冶;“彻骨香浓”,言其香之经久不息;“被西风酝酿”则点明时节。
D. “道人”二句用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的典故,言即使木犀花淡红多叶,只要其香为木犀之香,依然是“道人家风”,风韵不减。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正面描写”错,词中借花木繁盛侧面反映出北宋的繁荣昌盛。故选A。
16. 词人儿时入北宋旧宫中见桂树高大、芬芳香浓,为何多年后回忆,却用“嘲”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①木犀茂盛,草木葱茏;然而二帝被囚远方多年,故宫荒芜,难见天日。作者以木犀的“烟锁深宫”嘲朝廷无所作为,寄托遥深的君国之忧。
②木犀花茂盛耀眼,其香浓而不艳,但“枉学丹蕉”开不逢时,已无人欣赏,抒发物是人非沧桑之感、凄凉之意。
③借花喻人,一语双关,“为凄凉、长在醉中”既写红木犀风中凄凉又写人借酒消愁。为木犀解嘲,亦以嘲自己作为“独醒”者的痛苦,蕴含着词人深沉的家国之痛和忧患意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嘲”,嘲笑,解嘲,自嘲。
上片泛咏旧京故宫草木。开篇化用杜甫诗,借唐喻宋,谓北宋盛时,宫中花木繁盛,桂影重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宋的繁荣昌盛。“翠华远”三句紧承“风月愁侬”写词人发愁的原因: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后,只有桂树静静地伫立在深宫之中。二帝被囚远方,故宫荒芜,昔日的奇花异草难见天日,其“君国之忧”与沧桑之感表露无遗。
“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它却徒然模仿红蕉,偷偷将叶里的花染成鲜艳的红色。“叶底偷染妖红”,谓木犀花之红可以和丹蕉相比。而“枉学”是说花虽艳红,却开不逢时,已无人去欣赏它了。抒发物是人非沧桑之感、凄凉之意。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只怕是因为处境凄凉,它借酒浇愁使脸色酡红。此句关合人、花,语意双关,既远承“烟锁深宫”,写红木犀之凄凉;又因花及人,写人借酒消愁。“为凄凉、长在醉中”,言外之意是说做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醒”者更痛苦,正话反说,其中蕴含着词人深沉的忧患意识。结尾两句为木犀解嘲,兼以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