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本一:曹彬,字国华 文本二: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3-02-28 21:44超越网

文本一: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注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衣柜,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太祖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节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文本二:
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李煜入朝,李煜不从。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缓师。铉至,言于帝曰:“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九年正月,曹彬俘李煜还汴。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注】觌(di):相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B.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C.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D.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也泛指各种礼器。
B.顿首,最隆重的九拜之礼,因头触地时间较长,所以叫顿首。
C.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常用词如“忝列门墙”。
D.知制诰,古代官名,唐宋两朝专掌内命,典司诏诰的官吏的官职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彬出使吴越,既坚持原则拒绝借公务谋取私利,为人处事也讲宄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在宫门外等候李煜回宫整理行装时,部下提醒曹彬李煜可能会有阴谋,曹彬不认为李煜还有叛乱的决心。
C.曹彬认为自己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打败李煜,况且太原还没有平定,自己不会被封为宰相。
D.太祖严词拒绝了徐铉暂缓进兵的请求,认为李煜即使能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宋朝,也不能不入朝臣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4分)
(2)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4分)
14.为了实现太祖“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的战略主张,曹彬在讨伐李煜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10.A  
11. B   
12.B
13. (8分)
(1)吴越人乘小船追来给曹彬送礼,三番五次,曹彬还是不接受。。(4分)
(2)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4分)
14.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城将被攻克时,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城破之时,曹彬安慰并用用贵宾礼接待李煜。(3分)

【解答】
(10)“窃视彬微笑”的主语是“美”,即“潘美”,要连在一起,排除BD;“亦大笑”的主语是“上”,“上”前断句,排除C。译文:听见这句话后,潘美偷看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按实情回答。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赐给曹彬钱二十万。
故选:A。
(11)B.“最隆重的九拜之礼”有误,最隆重的九拜之礼是“稽首”。“因头触地时间较长,所以叫顿首”有误,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
故选:B。
(12)B.“部下提醒曹彬李煜可能会有阴谋,曹彬不认为李煜还有叛乱的决心”分析有误,原文为“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部下只是提醒曹彬李煜可能会自杀,曹彬认为李煜向来懦弱没有决断,一定不会自杀。
故选:B。
(13)①轻舟:小船;遗:送;数四:形容次数很多。译文:吴越人乘小船追来给曹彬送礼,三番五次,曹彬还是不接受。
②愈:治好;惟:只是;克:攻下。译文: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
(14)从原文“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来看,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从原文“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来看,城将被攻克时,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从原文“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来看,城破之时,曹彬安慰并用用贵宾礼接待李煜。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私见的礼物,一律不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曹彬还是不接受。过了一会儿,说:“一直拒绝吴越人,就有点近乎沽名钓誉了。”于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
  当初,太祖掌管禁兵,曹彬中立不依附,没有公事从不登门,群居宴会,也很少参与,因此受到器重。建隆二年,从平阳被召回朝,太祖对他说:“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曹彬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亲属,又忝任宫内职务,恭谨地奉守岗位,还唯恐有过错,哪里敢多结交呢?”
 乾德七年,朝廷准备讨伐李煜。长期围城的过程中,曹彬常常放慢进攻节奏,希望李煜能归降。城即将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疾不处理事务,诸将都来探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石能治好的,只要诸公诚心立誓,至攻克城池的那一天,不妄杀一人,就会自动痊愈。”诸将答应下来。第二天,病情稍微好转。再过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李煜与他的大臣们一百多人到军营请罪,曹彬安慰他,用贵宾礼接待他,请李煜入宫换装,曹彬只派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部下暗地对曹彬说:“李煜入宫如有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没有决断,一定不会自杀。”李煜君臣,最终赖以保全。
 当初,曹彬统领军队,太祖对他说:“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为使相。”副帅潘美预先向他祝贺。曹彬说:“不是这样,这次行动,仰仗天威,遵照朝廷谋略,才能成功,我又有什么功劳呢,何况使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怎么说呢?”曹彬说:“太原没有平定啊。”回朝后,献俘虏。太祖对他说:“本来要授任你为使相,但是刘继元没有攻灭,暂且稍微等待一些时候。”听见这句话后,潘美偷看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按实情回答。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赐给曹彬钱二十万。

文本二:
  七年,太祖派知制诰李穆诏令李煜入朝,李煜没有听从。太祖就命曹彬等人带领十万士兵讨伐江南。曹彬等人入宫辞行,太祖告诫他们说:“平定江南的事情就全都委托给你们了,一定不要抢掠百姓,一定要广施威信,要让百姓自己归顺。”并且把剑授予曹彬说:“自副将以下,不遵守命令的就杀了!”八年二月,曹彬等人接连打败江南军队。十月,李煜感到危险紧迫,派学士徐铉向宋朝请求暂缓进兵。徐铉到了宋,对太祖说:“李煜以小国侍奉大国,就如同儿子侍奉父亲,从来没有过失,为什么要讨伐呢?”太祖说:“你认为父子是两家人,合适吗?”徐铉不能回答。九年正月,曹彬俘获江南主李煜回到汴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