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文侯谓李克曰:“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ト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ト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选自《史记·魏世家》)
[注]①五羖:此指百里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B.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C.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D.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国人称善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B.穷视其所不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问相于克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D.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克进退有据,正直敢言。他认为自己身处阙门之外,不在权力核心,没有资格参与择相大事;被文侯追问,才提出识人的方法,后又严辞驳斥翟璜。
B.李克善于识人,荐人有法。他的“识人五法”让文侯心有所悟,相位归属得以确定;李克虽然与翟璜的关系更为亲近,但能秉公荐贤,更加难能可贵
C.翟璜胸有正气,有君子之风。他虽因遭到不公平对待而愤愤不平,但被李克驳斥后坦承已过,自称“鄙人”,既表达内心的自责,也展现自谦的风度。
D.尚贤是我国优良传统。秦穆公重用百里奚,称霸诸侯;祁黄羊为国荐贤,国人称善;文侯择相,贤者为先,都成一段历史佳话,也表明贤才是国之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4.文中李克对翟璜的责问进行了批驳,请简要说明李克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3分)
答
10.C (原文标点为: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11.D (A句末语气词,不译;代词,他。B代词,他;副词,表揣测,大概。C介词,向;介词,到。D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C (翟璜并没有遭到“不公平对待”;“自谦”错)
13.祁黄羊的话,说得真好啊!(他)举荐外人不(感情用事)避开自己的仇人,举荐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4分主谓倒装句式1分,“论”“举”“公”各1分)
14.请对方,引对方反思;说为,不偏不倚;巧对比,高下立判。(3分。反问1分,解释1分,对比1分)
参考译文
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以前秦穆公国家小,地方又偏僻,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国土虽然小,志向却很大;地方虽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启用用五张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以此推断,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谁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胜任。”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举荐外人,不(感情用事)避开自己的仇人,举荐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魏文侯问李克:“国乱思良相。我现在挑选宰相的人选,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你觉得他们两位怎么样?”李克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议论尊贵的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议论关系亲近的人的事。我的职务在宫门以外,不敢担当这一使命。”魏文侯说:“先生不要在面临国家大事的时候推让!”李克回答:“是君王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富裕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举荐哪些人,处于困境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穷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这五点就足够决定人选了,何必等待我说呢!”魏文侯说:“先生回府休息吧,宰相人选我已经决定了。”李克辞谢退出,遇见翟璜。翟璜问:“刚刚听说君王召见先生询问丞相的人选,究竟选谁当丞相呢?”李克说:“魏成。”翟璜勃然变色,说:“西河的守将,是我推举的。君王在境内最担心邺城,我推荐西门豹治理。君王计划讨伐中山,我推荐乐羊。中山被攻占后,找不到合适的人镇守,我推荐先生您。君王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屈侯鲋。凭这些耳闻目睹的事情来看,我哪一点不如魏成!”李克说:“你向君上推荐我,难道是想结党营私谋求更大的官职吗?国君问我谁适合担任宰相,我才说了那样一番话。我之所以推断君上会任魏成做宰相,是由于魏成尽管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用在他人身上,只有十分之一用在自己家里,所以在东方得到了ト子夏、田子方、段木。这三个人,君上都像对待老师一样尊敬他们;你推荐的那五个人,君上只是用他们做臣子。两相比较,你又怎么和魏成相比呢!”翟璜听完十分不安,拜了两拜(一再行礼)说:“我翟璜,是个鄙陋无知的人,回答得不对,愿意终身做您的学生。”
(选自《史记·魏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