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患,以大易小,甚着;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也。今吾以十信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唯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患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来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有删改)
(乙)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范成大(公元1126-19年),字至能,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故不错意也______
(2)免冠徒跣______
(3)公将鼓之______
(4)愿反侵地______
(5)由是超擢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3、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中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都是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曹刿深谋远虑、唐雎不畏强暴,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
B.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语气委蜿,而唐雎语气坚定。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都选自此书。
D.“下/视其数”“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句间停顿都正确。
答
1、(1)在意,同“措”(2)赤脚(3)击鼓进军(4)通“返“归还(5)因此
2、(1)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2)(范石湖)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
3、两人都具有勇敢、镇定和自信的性格;是忠肝义胆(具有爱国情怀);都是英雄;都不辱使命,只是因为时势不同,任务各异,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4、C 《曹刿论战》 选自《左传》
翻译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选自《曹刿论战》,有删改)
乙文
淳熙年间,范石湖出使金国,宋孝宗命令他囗头奏请金主,说河南是宋朝陵寝所在地,希望归还被侵略的地方。范石湖上奏说:“这件事很重大,必须与宰相商量,我请求将皇帝的意思一起写在国书中,商量好了之后再去。“皇帝开始时答应了,不久宰相坚决认为不可,而皇帝的意思坚决不写。范石湖于是自己写了一封国书,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到了金朝朝堂上,把国书放在袖子里。然后跪在地上进献国书,并伏在地上不起来。当时金主是葛王,性情宽厚仁慈,问他为什么不起来。范石湖慢慢从袖子里拿出了国书,奏说:“我来时,大宋的皇帝另有圣旨,难以写进国书,命令让我口奏。我现在恭敬地用国书来表达,希望得到圣上御览。“国书呈上,宫殿上的大臣们都变了脸色。金主再次说:“国书已经看过了,使者可以到馆驿休息。“范石湖再次拜谢后退下了。金国的群臣都愤愤不平,议论着扣留范石湖,然而金主没有允许。范石湖将要回去,又奏说:“口奏的事情,在国书中已经很明确,仍要先宣告,希望自己没有欺瞒之罪。”金主答应了他.回书说:“口奏之说,都让人很震惊,事情必须谨慎处理,国家才能信管美好。”(范石湖)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范石湖因此被越级提拔,一直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