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鱼樵对
贝琼
①之京师,遇业渔者偕老樵休于道,意若有得者。因诘之曰:“渔樵末事也,方今明天子侧席求士如不及,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
②对曰:“公卿大夫以至齐民,贵贱虽不伦,其道一也。彼渔于民,吾渔于河;彼樵于国,吾樵于山,吾何异彼哉!且彼大宫室,盛舆马,妇女不蚕而锦绣,子弟不田而粱肉,非民之钓饵、国之斧斤乎?民日削,国日坏,彼犹未已也。小覆家,大赤族,呜呼!今吾薪给于爨,未始赭山而樵也;鱼给于食,未始绝河而渔也,视彼不已廉乎?一饱之余,息于树,忘吾柯矣;濯于流,忘吾筌矣,无覆家、赤族之忧,所获多矣。吾何易彼哉!”客惭而谢曰:“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
③曰:“又有大者焉。渤澥之东,其深无极,曰有珠焉,在大鲸之腹。吾渔而有之,可以光六合。邓林之西,其广万里,曰有材焉。临虎豹之穴,吾伐而取之,可以栋九庙。此吾渔樵之所获也大矣,岂苟富贵而蹈祸者同辙哉!”
④客谢之曰:“大哉,夫子之志乎!愿终身执御焉。”遂录其对。
(1)在第①段□内填入适当的一项是
A.也
B.耳
C.乎
D.者
(2)渔樵者说“吾何易彼哉”,联系第②段,简要分析渔樵者不愿与公卿大夫交换位置的原因。
(3)对第②段“吾何异彼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公卿大夫与平民没有任何区别
B.我与公卿大夫都懂得治理之道
C.我与公卿大夫的治理之道相通
D.我与公卿大夫其实无贵贱之分
(4)对第③段渔樵者“光六合”“栋九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渔樵者对富贵有更高远执着的追求
B.说明渔樵者有澄清寰宇造福万民的理想
C.说明渔樵者有一统天下广济苍生的愿望
D.说明渔樵者有隐居遗世遨游江海的志向
(5)客的问与答表现了客怎样的心理变化?
答
(1)C
(2)公卿大夫贪求富贵,有害国家、百姓,也常常给自己及家族招来杀身之祸,他们的追求弊大于利;而渔樵者自给自足,悠闲自在,没有破家灭族的忧患,所得利大于弊。因此,鱼樵者不愿交换。
(3)C
(4)C
(5)“渔樵末事也”、“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乎?”开始表现出对渔樵生活的轻视和对自己入京师图富贵的自信。
“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表现了客的惭愧和歉意,愿意与他们交游以听取教导。
“大哉,夫子之志乎!愿终身执御焉。”最后表现了对渔樵者的赞赏和钦佩,愿意追随他,为他效力。
解析
(1)原文句末是问号,是疑问句,必须填疑问语气的虚词。
A.“也”一般用于陈述句句末,置于疑问句句末时,多表反诘,此处是客人问渔樵者,不应当是追责的口吻。选项填入不恰当。
B.“耳”,意为“罢了”,一般放在陈述句或感叹句的末尾,不能用于疑问句。选项填入不恰当。
C.“乎”置于句末时,一般表示疑问、反问、感叹与揣测,此处应为揣测语气。选项填入恰当。
D.“者”一般不用在句末,可不译。
故选:C。
(2)作答本题关键是对第二段信息的分类概括。“彼大宫室,盛舆马,妇女不蚕而锦绣,……民日削,国日坏,彼犹未已也。小覆家,大赤族,呜呼”这几句写的是公卿大夫,他们贪求富贵,有害国家、百姓,也常常给自己及家族招来杀身之祸;
“今吾薪给于爨,未始赭山而樵也;鱼给于食,未始绝河而渔也,视彼不已廉乎?一饱之余,息于树,忘吾柯矣:濯于流,忘吾筌矣,无覆家,赤族之忧,所获多矣”这几句写渔者,他们自给自足,悠闲自在,没有破家灭族的忧患,所得利大于弊。
通过对比,表现了渔樵者不愿与公卿大夫交换位置的原因。公卿大夫贪求富贵,有害国家、百姓,也常常给自己及家族招来杀身之祸,他们的追求弊大于利;而渔樵者自给自足,悠闲自在,没有破家灭族的忧患,所得利大于弊。因此,鱼樵者不愿交换。
(3)“吾何异彼哉”在第二段,译文是“我和那些人有什么区别呢?”,前文说“公卿大夫以至齐民,贵贱虽不伦,其道一也。彼渔于民,吾渔于河;彼樵于国,吾樵于山”。意思是:公卿大夫乃至一般平民,高低贵贱虽不同类,但治理之道是相通的。他们从人民和国家那里获得利益,我从江河与山林那里获得利益。
A.对象弄错了,把公卿大夫与平民进行比较是错的。
B.“我与公卿大夫都懂得治理之道”理解文章错误,文章中没有说“我”懂治理之道,只是说天下道理是相通的。
D.“我与公卿大夫其实无贵贱之分”属无中生有,是错误的。
故选:C。
(4)六合指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下。九庙指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这两个词都可以代指国家。“光六合”“栋九庙”意思就是可以使国家天下得到光大、显耀。
A.“说明渔樵者对富贵有更高远执着的追求”错误,“岂苟富贵而蹈祸者同辙哉!”译为,哪里是那些贪求富贵的官吏所能比的呢?可见渔樵者追求的不是富贵。
B.“说明渔樵者有澄清寰宇造福万民的理想”错误,原文中没有说“澄清寰宇造福万民”。
C.正确,原文中,渔樵者愿意“临虎豹之穴,吾伐而取之,可以栋九庙”,说明渔樵者有一统天下广济苍生的愿望。
D.“说明渔樵者有隐居遗世遨游江海的志向”错误,“吾渔而有之,可以光六合”,“临虎豹之穴,吾伐而取之,可以栋九庙”,渔樵者的目的并不是隐居遗世,而是使国家天下得到光大、显耀。
故选:C。
(5)作答本题主要通过客的对话来分析客的心理变化,关键是找出文中对应的信息。客人的心理状态体现在他所说的话中。由第一段“渔樵末事也,方今明天子侧席求士如不及,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乎”可知,客认为渔樵是不重要的事情,问他们为什么不舍弃渔樵而谋求富贵,从中可以看出客一开始对渔樵的生活是轻视的,同时对于自己入京求取富贵的做法非常自信;从第二段“客惭而谢曰:‘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一句中的“惭”“谢”可知,客为自己的认知感到惭愧,并向渔樵表示歉意,“请从若游”,表达了客人想要和渔樵交往的意愿;第四段“客谢之曰:‘大哉,夫子之志乎!愿终身执御焉’”,“大哉,夫子之志乎”是对渔樵的赞赏和钦佩,“愿终身执御焉”,“执御”,为人驾驭车马,引申为景仰追随,表路出客人愿意为他们效力的想法。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我)到京师去,遇到一个从事打鱼模样的人携带着一捆枯老的木柴在道路边休息,看表情好像是很有收获的样子。我于是就问他:“打鱼砍柴是卑微人做的事,当今圣明天子谦恭以待贤者唯恐求取不到,为什么不舍弃你的打鱼砍柴的事来谋求荣华富贵呢?”
渔樵者回答说:“公卿大夫乃至一般平民,高低贵贱虽不同类,但治理之道是相通的。他们从人民和国家那里获得利益,我从江河与山林那里获得利益。我与公卿大夫的治理之道相通,又有什么不同呢?况且那些广大的宫室,繁多的车马,妇女不养蚕却能衣着锦绣,子弟不耕种却能吃精美的饭食,难道不是伤害人民的钓饵、损害国家的之斧斤吗?人民一天天地被削弱,国家一天天地被破坏,那还不算结束。从小的方面来说,让家庭倾覆,从大的方面让全族被诛灭,可叹呢!现在我砍柴用来烧火煮饭,还不到把山砍光才能砍到柴的地步;打鱼来吃,还不到把河水抽干才能打到鱼的时候,看他们那些人不也是卑微低下的吗?我吃饱了之后,在树上休息,忘记了我的砍柴的工具了;在流水中洗涤,忘记了我的捕鱼的工具了,没有让家庭倾覆、让全族被诛灭的担忧,我所收获的东西太多了。我为什么要与他们交换呢!”客人很惭愧就道歉说:“我在事理方面有些糊涂啊,请允许我跟随着你一起游历。”
渔樵者说:“还有更大的方面呢。渤海的东面,它的深度无极限,在那里有美丽的珍珠,在大鲸鱼的肚子里。我捕猎了大鲸鱼而拥有了它,可以使天下光耀无比。邓林的西边,那里广阔达万里,在那里有好的木材。我下临虎豹的洞穴,我攻打那里而夺取良材,可以用来做宗庙的栋梁。这就是我打鱼砍柴收获更大的地方,哪里是那些贪求富贵却带来灾祸的官吏所能比的呢!”
客人道歉说:“你的志向太伟大了!我愿意终身来为你服务效力。”于是就记录下他们的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