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晋书·王羲之传》《兰亭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10-09 22:48超越网


王羲之字选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娇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井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住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掉、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写,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鹅笼而归,甚以为乐。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节)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道,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强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就今之视,悲失!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删节)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骨鲠称           骨鲠:耿直
B. 然闻信至           信:消息
C. 雅好服食养性       雅:平常、向来
D. 当举群相赠耳       举:全部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非臣倾首所能上按
B. 笼鹅而归                                摇尾而求食
C. 人未之奇                                句读之不知
D. 逐以女妻之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6.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幼年时不善言谈,但长大后,很善于辩论。
B. 王羲之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朝廷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征召他为官,但都被拒绝。
C. 王羲之不喜欢在京师做官,他刚刚到达浙江就喜欢上了这里,有了在此终老的想法。
D. 会稽山水美丽,名士聚集于此,谢安孙绰、李充等人以文章名扬天下,都在此建屋居住,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1)尝与同志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殇为妄作。
18.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语句(限6处)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
(节选自《梦溪笔》)


14. B    15. B    16. D 
17. (1)曾与志趣相投者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王羲之亲自写了这篇序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2)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低头观察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高兴啊!
(3)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胡编滥造的。 
18. 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然闻信至”中的“信”解释为“消息”,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然后听说信使到了”,“信”应解释为“信使”。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前一个“所”,和前面的“为”构成被动句式,翻译为“被”,后一个“所”和后面的“能”构成所字结构。C项,前一个“之”,代词,他。后一项“之”,宾语前置句中的提宾标志。D项,前一个“以”,介词,把。后一项“以”,介词,“用”。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中,有原文“孙掉、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可知,以文章名扬天下,都在此建屋居住,与王羲之情投意合之人不包括“谢安”。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实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同志”译为“志趣相投的人”,“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是状语后置句,得译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申”译为“表达”。(2)中“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是定语后置,译为“广阔的天空,繁多的万物”,“所以”译为“用来”,“极”译为“穷尽”,“信”译为“确实、实在”(3)中“固”翻译为“本来”,“一”译为“把…….看作一样”,“齐”译为“把…….看作相等”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最后确定答案。如本题中句子的大概意思是“都把尘土当作野马,恐怕不是这样。野马其实就是田野间的浮气。这种浮气远望如群马,又像水波,佛书上称酷热时的阳焰如野马,就是这种东西。”然后根据句意和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判断。首先“以……为”固定结构,所以从“野马”后面断开,“也”和“耳”是句末虚词,所以从它们的后面断开,“如…….又如”句式结构相似,故从“野马”和“水波”后面断开,“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根据意思可以断开。所以最后的正确答案应该是: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


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清明爽朗,和风习习。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恬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不能明白于心。本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命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抄录他们做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由缘,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聚会的诗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