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娄师德,弱冠进士擢第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8-01-09 11:23超越网

娄师德,弱冠进士擢第。上元初,吐蕃强盛,诏募猛士以讨之,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高宗大悦,授朝散大夫,专总边任。前后四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心无适莫。
狄仁杰入相也,师德密荐之。及为同列颇轻师德频挤之外使。师德知之而不憾。则天觉之,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臣不知。”又问:“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官,未闻其知人。”则天曰:“朕之用卿,师德实荐也,亦可谓知人矣。”仁杰大惭而退,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当危乱之朝,屠灭者接踵,而师德以功名终始,识者多之。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刘肃《大唐新语》)
1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识者【多】之()师德在【庙堂】()
【庶】不为兄之忧也()此【适】为我忧也()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A. 及【为】同列/庶不【为】兄之忧也
B. 当危乱【之】朝/庶不为兄【之】忧也
C. 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
D. 师德知之【而】不憾/何如笑【而】受之
1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1)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
(2)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
19. 及为同列颇轻师德频挤之外使
20. 狄仁杰大惭而退的原因:
21. 联系全文对娄师德的性格特点作评价。
【答案】16. 赞扬;朝廷;但愿;恰好    17. D  
18. 娄师德恩德盛大,我被他包容,不能看透他的边际。
口水不擦将会自己干掉,不合笑着接受他?  
19. 及为同列/颇轻师德/频挤之外使  
20. 得知自己的位置是他所为,而自己却一直轻视排挤他  
21. 恭谨、宽厚;过分退让不争有失原则,有其懦弱圆滑的一面。
【解析】
16. 试题分析:“识者多之”的意思是“知道他的人都赞扬他”,“多”的意思是“赞扬”;“师德在庙堂的”意思是“娄师德在朝廷做官”,“庙堂”的意思是“朝廷”;“庶不为兄之忧也”的意思是“但愿不会让兄长担心”,“庶”是“但愿”的意思;“此适为我忧也”的意思是“这恰好是我所担心的”,“适”的意思是“恰好”。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①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②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③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④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⑤根据字形推断词义,⑥语境分析推断。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D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却”的意思;后一个“而”表修饰,可不译。A项,两个“为”都是动词,“成为”的意思;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可译为“的”;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凭借”。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盛”,盛大;“为”表被动,“我为其所容”,被动句,我被他包容;“莫”,不能。(2)“拭”,擦;“何如”,不如。
19. 试题分析:由上文可知,狄仁杰担任宰相,是娄师德暗地里举荐的;由下文可知,“师德知之而不憾”,娄师德知道后并不怨恨,可见画线句子说的是狄仁杰排挤娄师德的情况。画线句子中“同列”指位次相同,“轻”是“轻视”的意思,“挤”是“排挤”的意思,“放”指“外放”,根据这些信息可知画线句子的意思是“等到与娄师德位次相同时,狄仁杰非常轻视娄师德,经常排挤他,使他外放”,据此可正确断句。
20.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需要找到“仁杰大惭而退”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原因。由上文可知,狄仁杰担任宰相,是娄师德暗地里举荐的,但狄仁杰却看不起娄师德,而且排挤他使他外放,但娄师德并不怨恨,武则天知道此事后对狄仁杰讲明真相,使得狄仁杰非常惭愧。根据这些信息可总结出答案。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的品质,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人物的言行及他人的评价,然后归纳出答案。由文中“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心无适莫”,推荐狄仁杰却被狄仁杰排挤也不怨恨,可总结出娄师德恭谨、宽厚;由娄师德教育弟弟做到唾面自干,可以看出他有时的退让没有原则,表现出他懦弱圆滑的一面。
参考译文:
娄师德弱冠之年进士及第。上元((674-676年)初,吐蕃(今西藏)强盛,朝廷下诏招募勇猛之士讨伐它。娄师德从监察御史之位应募,唐高宗(李治)非常高兴,授予他朝散大夫(加在有德望官员的虚职)之职。专门掌管边关之事。前后四十余年,他对部下肃敬勤勉,孜孜不倦,并且质朴沉稳忠厚,待人从不厚此薄彼。
狄仁杰担任宰相,是娄师德暗地里举荐的;等到与娄师德位次相同时,狄仁杰非常轻视娄师德,经常排挤他,使他外放。娄师德知道后并不怨恨,武则天发觉后,问狄仁杰:“娄师德贤吗?”狄仁杰回答说:“作为将军能恪尽职守,贤不贤臣就不知道。”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回答说:“臣曾与他同朝为官,没听说过他知人?”武则天说:“朕任用爱卿,其实就是娄师德举荐的,也可以说是知人了。”狄仁杰非常惭愧地退下,感叹地说:“娄公有高尚的品德,我能被他所宽容,他博大的胸襟令人莫测啊!”在危险混乱的朝代,被屠杀的人连接不断,而娄师德因为他的功劳和声望得以善终,知道他的人都推重他。
当初,娄师德在朝廷做官,他的弟弟因为资历高,担任代州都督(唐前期刺史兼任军事首脑)。临行前,对他说:“我年轻才微,位居宰相,你现在又得到刺史之职,占据太多,会被别人嫉妒,将如何才能圆满地担任此职?”弟弟回答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将口水吐到脸上,也不敢说什么,只是自已把它擦掉,但愿不会让兄长担心。”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前面吐口水的人,是发自于愤怒,你现在擦掉它,是忤逆了他的怒气。口水吐在脸上不去察它,让它自己干掉,微笑地接受它怎么样呢?”弟弟说:“谨遵教诲。”娄师德不与人计较,都像这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