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燕王喜使相国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阅读答案与翻译-《战国策·燕策三》

2023-03-09 18:36超越网

燕王喜使相国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 其孤未壮,可伐也。”王乃召昌国君乐间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 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 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 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 。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掩恶也。室不能相和,出语邻家,未为通计也。寡人虽不省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则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 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乎?犹且乎,宁于故国尔 。”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书谒之。乐间怨不用其计,卒留赵,不报。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
B.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
C.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
D.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赵孝成王寿”的“寿”,即敬酒祝人长寿,与“(项)庄则入为寿”的“寿”同义。
B.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文中是燕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C.封疆,指分封的疆界,作为界域的标记,是当时被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边境。
D.所以,此处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受到挫败,燕人便想趁机入侵。昌国君乐间表示反对,他认为纵然兵力强盛,但如此趁火打劫实属不义之举,终难取胜。
B.燕王出兵攻打赵国之前,前往赵国的栗腹进行了错误的判断,栗腹认为赵国缺少壮丁,将对燕国十分有利。燕王最终听从了他的建议。
C.乐间的反对引发了燕王之怒,然而燕王身边的人仍然认为可以攻打赵国,不料赵国人骁勇善战,仅出兵十三万,仍能以少胜多,大败燕国人。
D.燕王对兵败一事主动承担责任,他承认了自己错在当时没有听从乐间劝告,但也借柳下惠三黜而不去一例,对乐间离燕入赵表达了不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2)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
14.燕王写信给乐间的目的是什么?乐间为什么最终留在了赵国?(3分)


10. B(根据句意断句。)
11. D(两句的“所以”均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12. A(“但如此趁火打劫实属不义之举”无中生有。)
13.(1)我希望如果我有不当之处,那么您能为我掩盖过失,如果有错误则您能教诲我,没想到您公开怪罪了我。
(望:希望。虞:料想。罪:惩处,怪罪。句意1分。)
(2)如果与一般人不同,到哪儿不会被罢官呢?既然一样被罢官,我宁愿在本国被罢官罢了。
(苟:如果。恶:哪里。宁:宁愿。句意1分。)
14.①燕王希望劝说乐间留在燕国。
②乐间怨恨燕王当初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
(评分标准:答对1点1分,答对2点3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燕王喜派相国栗腹拿出金百斤向赵孝成王献礼祝寿,饮酒三日,他返回燕国回复说:“赵国的壮年老百姓都死于长平之战,年幼的一代还未长大,可以乘机攻打。”燕王于是召见昌国君乐间,问他:“攻打赵国怎么样?”乐间回答说:“赵国是四通八达的国家,他们的民众都通晓作战,不能与赵国开战。”燕王说:“我用多一倍的兵力攻打赵国,可以吗?”乐间回答说:“不可以。”燕王说:“我用三倍的兵力,可以吗?”乐间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大怒。左右大臣都认为赵国可以攻打,于是立刻出兵六十万去攻打赵国。燕王派栗腹率领四十万士卒进攻鄗地,派庆秦率领二十万士卒进攻代郡。赵国派廉颇率领八万人在鄗地迎战栗腹,派乐乘率领五万人在代郡迎战庆秦。结果燕军大败。乐间投奔赵国。燕王写信给乐间并致歉意,说:“寡人没有才能,没有遵从您的意见,所以您才弃国而去,可见寡人无能是非常明显的。我想改正自己的想法,您却不肯听,所以派使者陈述我的心思,请您评论其是非。”常言说:“仁者不轻易绝交,智者不轻易抱怨。”您对待先王,举世明知。我希望如果我有不当之处,那么您能为我掩盖过失,如果有错误则您能教诲我,没想到您公开怪罪了我。而且寡人的罪过,国人无不知道,您逃匿出国,公开抱怨并抛弃我,寡人就一定有罪了。即使这样,恐怕您也不算厚道吧。国家有边界,就如同家庭有垣墙一样,是用来敦睦感情、掩饰内丑的。家庭不和睦,便出去告诉别人,这不是全面周详的主意。寡人即使没有自我反思,也不像殷纣那样坏;您即使不得志,还没有受到像商容、箕子那样的污辱。既然如此,那么您不在内部遮盖我的错误,反而在外面公开抱怨,恐怕这恰恰足以伤害您的高义而降低您的品行,不能这样吧。从前柳下惠在鲁国做官,多次被罢官,却不离开鲁国。有人对柳下惠说:“你可以离开鲁国了。”柳下惠说:“如果与一般人不同,到哪儿不会被罢官呢?既然一样被罢官,我宁愿在本国被罢官罢了。”柳下惠并不因多次被罢官而自暴自弃,所以人们不忘却他过去的功业;他不考虑离开本国,所以古今没有人非议他。希望您抛弃怨恨,追念先王,再来继续教导寡人。这是寡人区区心意,所以诚恳地写信向您说明。乐间抱怨燕王不采用他的计谋,终于留在赵国,没有回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