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
B.众人匹之 匹:对抗
C.绝云气,负青天 绝:超越
D.此亦飞之至也 至:极限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腾跃而上
A.到则披草而坐 B.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C.弃甲曳兵而走 D.扣舷而歌之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小”和“大”只是量的差别,并不是事物之间的本质差异。
B.作者写斥鴳的渺小,正衬托了大鹏的形象,富于浪漫色彩的夸大写法,喻示着大鹏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
C.“翱翔蓬蒿之间”说明斥鴳永远达不到逍遥境界,这才是它们的最大可悲。
D.文中的动植物充满着人性的一些特点,这是庄子用寓言方式来说明的一个鲜明特色。
11.D【解析】A项,垂:同“陲”,边际;B项,匹:比较。C项,绝:穿越。
12.A【解析】A项与例句是连词,表承接;其他三项虽然也是连词,但表修饰。
13.C【解析】“小知不及大知”,斥鴳的可悲在于用自己渺小与局限的经验去解释世界。
译文
小智不了解大智,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开头和结尾,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这是寿命短的。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以五百年当作春,以五百年当作秋;远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年当作春,以八千年当作秋;这是寿命长的。彭祖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汤问棘是这样的。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它的名称叫鲲。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鹏乘着旋风环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飞,将要到南海去。斥嘲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