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 。用其奇计策,卒灭楚,常以护军中尉从定燕王臧荼。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 亟发兵坑竖子耳!” 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 诸将云何?” 上具告之。陈平曰:“ 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 曰:“ 未有。” 曰:“ 信知之乎?” 曰:“ 不知。” 陈平曰:“ 陛下精兵孰与楚?” 上曰:“ 不能过。” 平曰:“ 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 上曰:“ 莫及也。” 平曰:“ 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上曰:“ 为之奈何?” 平曰:“ 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擒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 吾将南游云梦” 。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预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信呼曰:“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高帝顾谓信曰:“ 若毋声!而反,明矣!” 武士反接之。遂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还至洛阳,赦信以为淮阴侯,而与功臣剖符定封。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 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 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 平曰:“ 非魏无知,臣安得进?” 上曰:“ 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乃复赏魏无知。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
B .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
C .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
D .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都尉,古代官职名。秦汉时为辅佐皇帝的中高级武官,职位次于将军。
B .参乘,古人以右为尊,乘车时在左边陪侍、保护主帅的人叫“参乘”。
C .淮阴侯,韩信受封为淮阴侯。古人称人常称爵名,故以淮阴侯称韩信。
D .郊迎,古代礼仪的一种,到郊外等候迎接宾客,以示隆重、尊敬之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平经过魏无知推荐到汉王手下做官。汉王采用陈平的奇巧计策,终于灭了楚王。陈平还曾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随汉王平定燕王臧荼。
B .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汉王打算依照众将士提议立即发兵,坑杀韩信,在听了陈平的话后打消了念头。
C .陈平认为古时候有天子巡狩,他建议汉王假装到南方的云梦泽出游,会见诸侯。趁着韩信郊迎之时,将他擒住。
D .汉王最终在陈县会见诸侯,平定了楚地,回到洛阳,赦免了韩信,改封他为淮阴侯。又与陈平剖符,封他为户牖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
(2 )高帝顾谓信曰:“若毋声!而反,明矣!”
14 .请简要概述陈平认为汉王不能立即对韩信发兵的原因。
答
10 .C
11.B
12.B
13.(1)(汉王)于是优厚地款待齐国使者,派张良立即去封韩信为齐王。把户牖乡封赏给陈平。
(2 )高帝回过头来对韩信说:“你不要高声叫了!你反叛,很明显了!”
14.①此时汉王的军队没有楚国的军队精锐;
②汉王的将领指挥作战比不上韩信;
③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发兵,将促使韩信与汉王作战,使汉王陷入危险境地。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淮阴侯攻破齐国,自立为齐王,派使者向汉王报告。汉王大怒而叱骂韩信,陈平偷偷地用脚踩汉王,汉王也醒悟了。
“淮阴侯破齐”,“淮阴侯”主语,“破”谓语,“齐”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AD;
“陈平蹑汉王”,“陈平”主语,“蹑”谓语,“汉王”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
故选C 。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 古人以右为尊,乘车时在左边陪侍”错误。古人乘车时以左为尊,参乘坐在车右。
故选B 。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汉王打算依照众将士提议立即发兵,坑杀韩信”错误。汉王听完众将士坑杀韩信的提议后沉默没有回应,并不能体现他打算采用此办法。
故选B 。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乃”,于是;“厚遇”,优厚地款待;“卒”,立即;“封平以户牖乡”,状语后置句,“以户牖乡封平”。
(2 )“顾”,回头;“若”,你;“毋”,不要;“声”,高声叫;“而”,你。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可知,此时汉王的军队没有楚国的军队精锐;
从“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可知,汉王的将领指挥作战比不上韩信;
从“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可知,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发兵,将促使韩信与汉王作战,使汉王陷入危险境地。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陈平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这天就拜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事务。第二年,淮阴侯攻破齐国,自立为齐王,派使者向汉王报告。汉王大怒而叱骂韩信,陈平偷偷地用脚踩汉王,汉王也醒悟了,就优厚地款待齐国使者,派张良立即去封韩信为齐王,把户牖乡封给陈平。汉王采用陈平的奇巧计策,终于灭了楚王。陈平曾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随汉王平定燕王臧荼。汉高祖六年,有人上书报告楚王韩信谋反。高祖询问诸位将领,众位将领回答说:“赶快发兵坑杀这个小子。”高帝沉默不语,又问陈平,陈平执意推辞,说:“众位将领怎么说?”皇上把众将领意见详细告诉了他。陈平说:“有人上书说韩信反叛,有人知道这件事吗?”皇上说:“没有。”陈平说:“韩信自己知道吗?”皇上说:“不知道。”陈平说:“陛下精锐的部队与楚王相比谁强?”皇上说:“不能超过楚王。”陈平说:“陛下的将领中指挥军队作战的有能超过韩信的吗?”皇上说:“没有谁能赶上他。”陈平说:“如今军队不如楚王的精锐,而指挥作战的大将又赶不上他,就这样发兵攻打他,这是促使他与我们作战。我私下认为这样做,陛下将会处于危险境地。”皇上说:“应该怎么办呢?”陈平说:“古代天子巡视各地,会见诸侯。南方有云梦泽,陛下只要假装出巡到云梦泽,在陈县会见诸侯。陈县,是楚国西方边界,韩信听说天子怀着善意出游,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不会有任何军事防备而且会到郊外迎接拜见您。他拜见时,陛下乘机擒住他,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做到的事呀。”高帝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派遣使者告诉诸侯在陈县会合,“我将要南行出游云梦泽”。高帝于是随即出发。此行尚未到达陈县,楚王韩信果然在郊外道路上迎接圣驾。高帝预先准备好武士,看见韩信来到,就将他捉住捆绑起来,载在后面的车上。韩信高呼说:“天下已经平定,我本就应该被烹杀了!”高帝回过头来对韩信说:“你不要高声叫了!你反叛,很明显了!”武士将他的两手反捆着。高帝于是在陈县会见诸侯,全部平定了楚地。皇上回到洛阳,赦免韩信,改封他为淮阴侯,而与此次有功之臣剖符确定封赏。当时皇上与陈平剖符,世代相传而不断绝,封为户牖侯。陈平辞谢说:“这不是我的功劳。”皇上说:“我采用先生的计策,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么?”陈平说:“没有魏无知,我怎么能得以入朝为官呢?”皇上说:“像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皇帝又赏赐了魏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