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封二年。初,全燕之世,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余人,椎髻、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温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①。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天子;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是岁,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秋,上募天下死罪为兵,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以讨朝鲜。
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楼船军败散,遁山中十余日,稍求退散卒,复聚。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余,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令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就其约,不会。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私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计,未敢发。天子以两将围城乖异,兵久不决,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正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之不下者,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遂亦以为然,乃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魔下执楼船将军,并其军。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唊相与谋曰:“始欲降楼船,楼船今执,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战,王又不肯降。”阴、唊、路人皆亡降汉。夏,尼溪参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以故遂定朝鲜。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击朝鲜》)
【注】①王险:地名。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子为两将A未有利B乃使卫山C因兵威D往E谕右渠F右渠见使者G顿首H谢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武帝,“汉”代表朝代,“武”是谥号,指他在位时大举用兵击败周边民族,有所建树。
B. 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
C. 顿首,此处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稍作停留再起。
D. 相与,文中是“一起”的意思,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相与”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初,在战国时代燕国强盛的时候,曾占据真番郡、朝鲜为属地,并在那里设官吏,修筑军事要塞。
B. 卫山前往朝鲜劝降后,右渠准备派遣太子到汉朝谢罪,献出五千匹马,为汉军提供军粮。
C. 卫山和左将军担心会发生变故,建议朝鲜王太子不要带着士兵,朝鲜太子最终不肯渡过识水。
D. 荀彘多次与杨仆商议会战的日期,杨仆想赶快与朝鲜达成归降的约定,所以不与荀彘军会合。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14. 汉武帝一生征伐不断,请结合文本概括他为何要平定朝鲜。
【答案】
10. BFG 11. C 12. C
13. (1)逐渐役使直番、朝鲜的蛮夷部族和从燕国逃到这里的人,在他们中称王,在王险建都。
(2)橐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经营观赏游览的和卖果子的豪富人,都争相迎接供养他。
14. ①卫右渠不朝见汉朝的天子; ②朝鲜阻隔了辰国国王上书汉朝觐见天子; ③汉朝派使臣涉何前去劝诱朝鲜王,但他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令。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汉武帝认为两位将军未能胜利,又派卫山前往朝鲜,让他凭借军队的威势劝谕卫右渠归顺。卫右渠会见汉朝的使者,叩头道歉说。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中“两将未有利”是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在“两将未有利”后面即B处断开。
“右渠见使者”主谓宾齐全,句意完整,在前后断开,即在FG处断开。
故在BFG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C.“以头叩地稍作停留再起”说法错误,顿首是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稽首的意思才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
D.正确。“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相与”是“相互交往”的意思,含义不同。句意:朝鲜的丞相路人、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唊一起商议说。/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建议朝鲜王太子不要带着士兵”错,原文中“持兵”的“兵”是兵器;所以原文的意思是不要带着兵器,前文中也有“人众万余,持兵”,所以“兵”不应翻译成“士兵”。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稍”,逐渐;“役属”,使隶属于己而役使之;“王”,称王;“都王险”,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王险都”,在王险建都。
(2)“业”,以……为业;“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凡长安为观游及卖果(之)豪富人”,凡是长安经营观赏游览的和卖果子的豪富人;“迎”,迎接;“取养”,雇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天子”可知卫右渠不朝见汉朝的天子;
结合“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可知朝鲜阻隔了辰国国王上书汉朝觐见天子;
结合“是岁,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汉朝派使臣涉何前去劝诱朝鲜王,但他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令。
参考译文: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起初,在战国时代燕国强盛的时候,曾占据真番郡、朝鲜为属地,并在那里设官吏,修筑军事要塞。秦国灭掉燕国之后,真番、朝鲜都属辽东郡外部边界。燕国人卫满逃亡聚集亲信一千多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身穿蛮夷服装,向东逃出边塞,渡过浿水,占据秦时原来的空地,逐渐役使真番、朝鲜的蛮夷部族和从燕国逃到这里的人,将他们全都归到自己的统治之下,建都王险。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后又传到他的孙子卫右渠时,从汉朝招诱逃亡来的人增多,而卫右渠却从来没朝见过汉朝的天子;辰国国王想上书汉朝觐见天子,又因朝鲜的阻隔难以通行。这一年,汉朝派使臣涉何前去劝诱朝鲜王卫右渠,但卫右渠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令。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秋季,汉武帝下令招募天下犯了死罪的人入伍从军,派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齐国出发,渡过渤海,左将军荀彘从辽东郡出发,去讨伐朝鲜。
楼船将军杨仆率领齐国七千人先到达王险。卫右渠在城内防守,楼船军被击败,士兵四处逃散,逃到深山中十多天,后来慢慢找回溃散的士兵,重新聚集起来。左将军荀彘率军攻打朝鲜浿水西部的军队,也没能取胜。汉武帝认为两位将军未能胜利,又派卫山前往朝鲜,让他凭借军队的威势劝谕卫右渠归顺。卫右渠会见汉朝的使者,叩头道歉说:“我愿意投降,只担心被两位将军欺诈,将我杀了。现在见到汉朝天子的信节,所以我再次请求投降。”右渠派太子到汉朝谢罪,并献出马五千匹,还为汉军提供军粮。朝鲜太子率领一万多人的军队,手持武器正准备渡过浿水的时候,卫山和左将军担心会发生变故,对朝鲜王太子说:“既然已经归降,应该命令你的随从人员不要携带武器。"太子也害怕卫山和左将军有欺诈要谋杀他,于是不肯渡过浿水,带人返回王险城。卫山回朝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便诛杀了卫山。
左将军荀彘攻破浿水上的朝鲜敌军,于是便向前推进,直到王险城下,包围城的西北面。楼船将军杨仆也率军赶来会合,屯驻在城南。朝鲜王卫右渠坚守城池,汉军经数月没能攻下。左将军紧急进攻,朝鲜大臣便私下派人与杨仆商议投降事宜,正在往来磋商,但没有做最后的决定。荀彘多次与杨仆商议会战的日期,杨仆想赶快与朝鲜达成归降的约定,所以不与荀彘军会合。左将军认为杨仆以前有军败的过失,现在又私下与朝鲜相友好,朝鲜又不投降,所以怀疑杨仆有反叛的计谋,只是还不敢发动。汉武帝认为两位将军在围城后不能团结一致,使王险城久攻不下,便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调查纠正,并授权他遇事可随机从事。公孙遂到达朝鲜,左将军报告说:“朝鲜早就该攻下,所以拖了这么久没攻下,是因楼船将军几次不能如期会合。”他还把平时对杨仆的怀疑一同向公孙遂做了汇报,并且说:“如果现在不把他拿下,恐怕会酿成大祸。”公孙遂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便用符节召杨仆到荀彘军营议事,立即命令左将军的武士将杨仆逮捕,兼并了他所属的部队。
左将军荀彘合并两军之后,立即加紧对朝鲜发动进攻。朝鲜的丞相路人、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唊一起商议说:“当初我们想向楼船将军投降,如今楼船将军被捕,两军都由左将军指挥,对我们的攻击越来越急,恐怕抵挡不住,而国王又不肯向荀彘投降。”于是韩阴、王唊、路人都逃向汉军投降了。夏季,尼溪相参派人杀了朝鲜国王卫右渠后也来投降,汉朝平定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