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①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
【注】①树杪(miǎo):树梢。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山下望如星河倒注( ) ②头不得顾( )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乃记之而去(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D.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父 叔 辈 张 灯 龙 山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甲】文描绘龙山放灯的盛况,【乙】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冷,请结合下面的文言小贴士,说说【甲】【乙】两文各自寄寓的情感。(4分)
【文言小贴士】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说:“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答
7、(1)像 回头参差不齐 离开
(2)B
8、父叔辈/张灯/龙山
9、(1)从城隍庙到蓬莱岗,到处都挂灯。
(2)(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10、【甲】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乙】表达了对放灯的喜爱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