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甲】太行、王屋二山【乙】予少时读书阅读答案

2022-06-20 15:42超越网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⑤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戏谑。③旬朔:十天一月。④惩艾:惩戒。⑤聪明:听力和视力。⑥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2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一 见 辄 能 诵 暗 疏 之 亦 不 甚 失
22、勾连旧知,找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面山而居                   而常废于善忘
B.然负此自放                 至于负者歌于途
C.予少时读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故虽有勤劳之苦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24、请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对乙文中的人物进行劝勉。(3分)


21、  一 见 辄 能 诵 / 暗 疏 之 / 亦 不 甚 失
22C
23、(1)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士,用箕畚把石头泥土运到渤海的边上。(3分,“遂”“箕畚”各1分,语意正确、语句通顺1分。)
(2)所以虽然有很强的记忆力,却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3分,“故”“废”各1分,语意正确、语句通顺1分。)
24、学生能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内涵(咬定目标、知难而进、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等)和乙段内容(天资聪颖但不勤奋,年纪大了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进行劝勉,言之有理即可。(只答出内涵,未结合文段内容,最高得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