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子尝之田,晒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乃脱巾叩头,固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于是争者怀感,投兵谢罪。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
1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名之者谁山 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B.凤往解之,不已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C.故自号曰醉翁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D.时天暴雨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妻子尝之田,晒麦于庭,令凤护鸡。
14、选出对(乙)文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2分)
A.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
B.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
C.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
D.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
15、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甲)文中的“太守之乐”,在第①段中体现为“_________”,在第②段体现为“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2分)
②(乙)文中高凤成为“名儒”,启发我们要想学有所成应该做到哪两点?(2分)
答
12、B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不同,命名/出名;B.相同,停止;C.不同,自己/如果;D.不同,当时/时候。
13、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间,寄托在酒上。
②妻子曾经到田中去(劳动),晒了麦子在院子里,让高凤看鸡(不要吃麦子)。或妻子曾经到田地,在院子里晒了麦子,让高凤看鸡。
14A
15、①“山水之乐”;“乐其乐”(或“醉能同其乐”“同其乐”)
②刻苦勤奋(刻苦,勤奋,答出一点即可);专心致志(专心,专注,心无旁骛)
(乙)文译文:
高凤字文通,是南阳叶人。少时做学生,家中以种田为业,而高凤专精诵读,昼夜不休息。妻子曾经到田中去(劳动),晒了麦子在院子里,让高凤看鸡(不要吃麦子)。这时天下暴雨,而高凤手持竹竿,口诵经书,不觉雨水流到麦子里。妻子回来感到奇怪,问他,他才觉悟。后来就成了名儒,在西唐山中教授门徒。邻里有争财产的,拿着兵器相斗,高凤去解劝,不得已,便脱去头巾叩头,坚决请求道:“仁义逊让,怎么都忘了呢?”于是争斗者心受感动,放下武器向他谢罪。高凤年老了,坚持志向不知疲倦,名声传闻很远。太守连续召请,高凤恐怕不得免,自称本是巫家,不应为吏,又假称与寡嫂为田产打官司,于是不出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