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
[南宋]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②。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驾驭③。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取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④。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⑤,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注】①陈子华:陈靴,自子华。懂军事,善策划,当时朝廷命其任真州(今江苏义征市)兼淮南东路提点刑狱②平章:评论,策划。公事:指抗金大事。分付:嘱咐,这里有“处理”之意③“记得太行山百万”两句:指宗泽招降太行百万义军抗金一事。宗泽作京东留守时,被金人称作“宗爷爷”,金人不敢进犯。④真吾父:《岳飞传》记载,张用在江西作乱,岳飞以书晓谕他,张用得书说“真吾父也”,即投降。⑤祖生:晋元帝时,祖逖统兵北伐,击破石勒,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这里借指宗泽、岳飞等曾经在中原抗金的名将。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谈论国家大事起笔,嘱咐朋友以国家之事为重,寄寓了收复故国失地的愿望。
B.借引“宗泽抗金”一事,批评朝廷对待义军的不信任态度,如同手握蛇不敢放手,骑在虎背上左右为难。
C.下阙“祖生去后”一句,抒发了祖逖死后,朝廷中再没有人像他一样帅兵北伐,收复国土的悲凉之情。
D.诗人用“挥泪客”“谁梦中原”指责当时的士大夫们只会对国家大事空发哀叹,却没有人实际行动。
E.本词多处用典叙事,运用对比、描写、议论手法,加深了全词悲愤苍凉的气氛,与辛弃疾词风一致。
12.在这首词中,诗人用“狐兔”借指敌人;用“塞鸿”代指陈子华。下面的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B.吕庄编户伤心切,愁对清风想杜康。(陈东《送友人丧二绝》)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13.简述“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这几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11.(4分)C(下阕用“祖生去后”的典故,说明南宋久已无人到中原做收复失地的工作,诗人的悲愤之情溢于文字)E(本词多处化典叙事,运用对比、议论手法,加深了全词悲愤苍凉的气氛,与辛弃疾爱国词风相一致)
12.(3分)C(此句是比喻修辞手法,其余的是借代修辞手法)
13.(6分)诗人劝勉朋友,虽为读书人,但不能像躲在车中胆小怕事的新妇,应有报国之志,同时也对自己身为书生无报国机会,只能看着朋友前去为国报效,发出“空目送,塞鸿去的悲愤叹息。
【评分说明:6分。思想,4分;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简析
《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刘克庄写这首词给他友人陈子华送行,热切地期望陈子华此去能为收复失地做出贡献,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的壮志。
【翻译】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谈笑间,平定齐鲁。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