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达可,字安节,宜兴人,尚书俨从孙也。万历五年进士,历知会稽、上高、丰城,并有声。选授御史。疏请御经筵勤学,时与大臣台谏面议政务,报闻。大学士赵志皋久疾乞休,未得请。达可力言志皋衰庸,宜罢,不纳。二十八年正月,请因始和布令,举皇长子册立冠婚礼,简辅臣补台谏,撤矿税中使,不报。
视盐长芦。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振贷。税使马堂、张日华议加盐税,奸商妄称嘉靖中大同用兵贷其赀三万六千金,请于盐课补给,户部许之。达可皆抗争,事得已。改按江西。税使潘相殴折辅国将军谋圮肢,并系宗人宗达,诬以劫课,劾上饶知县李鸿主使。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同官汤兆京亦极论相罪,且言辽东高淮、陕西梁永、山东陈增、广东李凤、云南杨荣皆元恶,为民害,不可一日留。皆弗听。鸿,吴人,大学士申时行之婿。万历十六年举北闱乡试,为吏部郎中高桂所攻。后七年成进士。至是,抗相,以强直称。相又请开广信铜塘山,采取大木,凿泰和斌姥山石膏,达可复极谏不可,阁臣亦争之,乃寝。还掌河南道事。佐温纯大计京官。寻陈新政要机,痛规首辅沈一贯。疏留中。擢太仆少卿,再迁南京太仆卿。召改光禄,进通政使。镇抚史晋以罪罢,妄投封章诋朝贵。达可封其疏而劾之,晋寻得罪。奏请正疏式、屏谗邪、重驳正、惩奸宄数事,帝嘉纳焉。寻上疏乞休去。卒,赠右副都御史。
(节选自《明史·吴达可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B. 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C. 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D. 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一般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B. 大学士,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等。大学士中居首者,称首辅,其权最大。
C. 乡试,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在京城考试,每三年一次,均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D. 留中,文中指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还可指留在朝中任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达可深谋远虑,直言进谏。他考虑到国家的未来和稳定,劝说皇上积极参加经筵,册立太子,撤去矿税中使等。
B. 吴达可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他做过多地知州,并且都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在长芦任上为救济灾民尽到了责任。
C. 吴达可坚守原则,不畏权势。税使马堂等加盐税的提议和潘相的诬告及采木凿石等行为都因为他的上书劝谏而得以止息。
D. 吴达可忠心耿耿,心怀国家。他规劝首辅沈一贯,阻止了史晋诋毁朝廷贵胄,并弹劾他,退休离任前还不忘进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视盐长芦。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振贷。
(2)达可复极谏不可,阁臣亦争之,乃寝。还掌河南道事。
【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吴达可)到长芦视察盐政。这一年年成不好,吴达可画了十四张饥民图上奏,极力请求赈济灾民。
(2)吴达可又极力劝谏此事不可行,阁臣也抗争此事,于是事情就止息了。(吴达可)返回后掌管河南道的事务。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比如本题,“达可言”后都是宾语,因此要断开,据此排除A项、B项;从标志性词语“又”可看出,“又重之以诘责”和“无故受刑”应该断开,据此排除A项、D项;“相罪”是“正”的宾语,“亟正相罪”是完整结构,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D项。故选C项。原文停顿为: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故选C。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乡试被称为秋闱,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会试被称为春闱,明清均于春季在京城举行。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在文中找出正确的答题区间,然后根据文本对照各选项表述,辨识其正误。二要了解此类题目的题干包括两部分内容:一般是第一句话概括,后面的内容作具体分析。从大多数情况看,前面概括的内容大都没错,多错在后面的分析部分。C项,“都因为他的上书劝谏而得以止息”错误,原文是“达可复极谏不可,阁臣亦争之”中可见不仅有吴达可的极力劝谏,还有其他大臣的极力争取。而且文中并未写明潘相的诬告行为“得以止息”。故选C。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所选取的两句,既有对文言实虚词的理解,也有句式的把握,考查较为全面。解答此题,要注重找准命题者所设置的采分点。一般来说,常在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方面设置采分点,翻译时一定要对这些地方特别注意。第一句关键点:“视盐长芦”:状语后置结构,“(吴达可)到长芦视察盐政”; “饥民十四图”:定语后置结构,“十四张饥民图”;“振贷”:“赈济(灾民)”。第二句关键点:“极”:“极力”;“争”:“抗争”;“寝”:“停止”;“还”:“返回”。
参考译文:
吴达可,字安节,宜兴人,是尚书吴俨的堂孙。万历五年考中进士。历任会稽、上高、丰城知州,都很有声誉。选官授任御史。上疏表请皇帝积极参加经筵勤奋学习并经常与大臣言官们当面议论政务,得到批复说“知道了”。大学士赵志皋病了很久,乞求退休,没得到批准。吴达可竭力奏称赵志皋衰老庸迈了,应该免除官职,没有被皇上采纳。万历二十八年正月,请求趁着年初发布大政方针的时机,将皇长子册立为太子,举行冠礼和婚礼,选拔内阁大臣补充谏官,撤销矿税中使这一官职,没有得到回复。(吴达可)到长芦视察盐政。这一年年成不好,吴达可画了十四张饥民图上奏,极力请求赈济灾民。税使马堂、张日华提议增加盐税,奸商谎称嘉靖年间大同用兵借贷了他的财产三万六千金,请求从盐税中补发给他,户部答应了。吴达可对这两件事都进行了抗争,事情得以停办。吴达可改任江西巡按。税使潘相打断了辅国将军谋圮的肢体,并逮捕了宗室朱宗达,诬告他们抢劫税款,弹劾上饶知县李鸿主使此事。皇帝严厉责备了谋圮等人,罢免了李鸿的官职。吴达可上奏:“宗室无故受到刑罚,又加之以诘问责备,会使天潢贵胄人人自危。李鸿无罪,不应被罢免。希望您赶紧处治潘相的罪行,恢复李鸿的官职。”同僚汤兆京也极力陈述潘相的罪行,并且奏称辽东高淮、陕西梁永、山东陈增、广东李凤、云南杨荣都是罪魁祸首,是人民的祸害,一天也不能留。陈奏都没有被听取。李鸿是吴地人,大学士申时行的女婿。万历十六年中了顺天府乡试,被吏部郎中高桂攻讦。而后七年考中进士。到那时,反抗潘相,以刚强正直著称。潘相又请求开挖广信铜塘山,采伐大木料,凿取泰和斌姥山的石膏,吴达可又极力劝谏此事不可行,阁臣也抗争此事,于是事情就止息了。(吴达可)返回后掌管河南道的事务。辅佐温纯考核京官。不久陈述新政的关键要点,深切地规谏首辅沈一贯。奏疏被扣留在中朝不发。升任为太仆少卿,二次升迁为南京太仆卿。召回改任光禄,升任通政使。镇抚史晋因罪罢官,妄自投递封章诋毁朝廷贵胄。吴达可封存了他的奏疏并弹劾他,史晋很快获罪。奏请规范奏疏的格式、屏除邪恶谄媚之人、重视封驳审议、惩办奸佞等几件事,皇帝嘉奖并采纳了。不久上疏乞求退休离任。死后追赠右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