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
13. 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A. 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 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 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 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14. 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答
13. D
14. 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解析
13. 试题分析:《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因此答案应为D项。
14. 试题分析:这首诗的二三两章是对首章文字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