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①,凭轩涕泗流。
注:①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i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
15.解释诗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
备: 骚人:
微: 乾坤:
凭: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然则何时而乐耶?
17.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分)【甲】文中的“ ”和【乙】诗中的“ ”都描写了洞庭湖水的浩渺与壮观。
18.【甲】文最后一段和【乙】诗最后两句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4分)
答
15.详尽,完备 诗人 没有 天地 靠在东西上(靠在)
16.(1)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8.同:都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异:《岳》文是基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情感抒发,气魄豪迈奔放;《登》诗是基于孤独、凄苦、无助的情感抒发,显得万分压抑。